[1]王新军,张建峰.春风和塔河减压减渣调和生产优质道路沥青的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9,50(7)63-68
[2] 沈金安.改性沥青和SMA路面[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3] 郝培文.改性剂SBS与沥青的相容性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1,32(3):54-56
[4] 彭煜,杨克红,蔺习雄,等.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和稳定性机理[J].石油沥青,2018,32(5) :25-37
[5] 杨克红,毛三鹏,熊良铨,等.基质沥青组成优化与降低改性沥青反应温度的研究[J].石油沥青,2013,27(6) :1-6
[6] 张艳莉,王金勤,杨克红,等.克拉玛依沥青与SBS相容性研究[J].石油沥青,2013,27(4):42-48
[7] 文跃.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的相容性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1
[8] 余永宏.基质沥青与SBS改性剂的相容性分析[J].公路,2009,2:75
[9] Plitz,Jifi. Road Modified Bitumens[C].Euroasphalt and Eurobitumens Congress,1996:23~29.
[10] 熊良铨,毛三鹏,杨克红,彭煜.大幅度提高沥青质含量的工艺研究[J].石油沥青,2016,20(5):6-10
[11 ]周巧英,刘平,李传夫.影响SBS改性克拉玛依沥青改性效果原因分析[J].湖南交通科技,2013,39(2):53-55
[12] 方开泰.均匀设计与均匀设计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13] 中国交通运输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