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程远,山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功能化催化材料(沸石分子筛、氧化铝)及炼油催化剂/助剂的设计、开发与应用。先后主持中国石油技术开发项目5项,开发多个工业牌号催化裂化(FCC)催化剂/助剂,取得了良好的工业应用效果。在Catalysis Communicaitons、Catalysis Letters、Journal of Chinese Catalysis、China Petroleum Processing and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石油学报(石油加工)、石油化工、石油炼制与化工等本领域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获石化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科技奖项8项。
葛圆圆,1982年11月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学博士,美国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16年),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新体系副教授,博/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效、绿色的环境功能材料的构建与应用、催化氧化新技术、新型复合光热材料的设计与多功能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等高水平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40余篇(其中中科院一区论文15篇),当年IF>10的论文7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
葛翔宇,1987年1月生,北京理工大学特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电场环境下的超滑机理研究,固-液复合超滑机理研究,轮毂电机轴承润滑增效机理研究,轮毂电机轴承润滑油脂性能研究等。累计发表SCI论文30余篇,EI论文10篇,参与编写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一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项;骨干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一项。现任《Frontiers in Materials》、《Lubricants》客座编辑;《Friction》、《Frontiers in Chemistry》、《Journal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and Performance》、《Journal of Renewable Materials》等期刊审稿人。
窦立广,工学博士,副研究员。2011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应用化学理学学士,2017年获得北京化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学博士学位;2017-2021年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2022年至今任副研究员;兼任中国化工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一直从事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催化材料设计、CO2-CH4等小分子能源转化及多相催化理论计算研究,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点资助课题2项,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Fuel、Journal of CO2 Utilization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余篇,已授权专利6项,国际会议特邀报告5次。
魏龙福,1989年1月生,博士研究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环保设备工程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茂名市农村科技特派员。主要从事太阳能转化利用、CO2资源化利用、纳米环境光催化材料和生物质催化转化等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和茂名市科技计划项目等7项。近年来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 Nanoscale (Outside Back Cover),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ustainable Energy Fuel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等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Advanced Powder Materials》和《石油炼制与化工》期刊青年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