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炼制与化工 ›› 2017, Vol. 48 ›› Issue (6): 1-6.
• 催化剂 • 下一篇
张乐,李明丰,聂红,李会峰,王哲,胡志海,刘学芬,丁石
收稿日期:
2016-11-01
修回日期:
2017-01-11
出版日期:
2017-06-12
发布日期:
2017-05-24
通讯作者:
张乐
E-mail:zhangle.ripp@sinopec.com
基金资助:
Received:
2016-11-01
Revised:
2017-01-11
Online:
2017-06-12
Published:
2017-05-24
Supported by:
摘要: 通过对影响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关键因素的分析,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创建“反应分子与活性相最优匹配(ROCKET)”制备技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高活性、高稳定性和高性价比的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RS-2100(NiMo型)和RS-2200(CoMo型)。工业应用结果表明,RS-2100和RS-2200催化剂都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转,生产满足国V排放标准的柴油,表现出了优异的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催化剂具有较低的装填密度和较低的制造成本,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张乐 李明丰 聂红 李会峰 王哲 胡志海 刘学芬 丁石. 高性能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催化剂RS-2100和RS-2200的开发及工业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7, 48(6): 1-6.
[1]Leliveld B.New Ketjenfine 770 STARS to improve ultra-low sulfur diesel production. Albemarle Catalyst Courier, 2008, 73: 4-6.[J].Albemarle Catalyst Courier, 2008, 73(1):4-6 [2]Vogt K, Leliveld B, Mayo S.Crossing Frontiers in the Performance and Economic Return of ULSD Units[C]. NPRA.AM-10-170, 2010. [3]Kraus L, Torrisi S P.Beyond ULSD: technology enhancements to improve distillate product quality[C]. NPRA.AM-09-11, 2009. [4]Torrisi S P, Weber T, Flinn N, Gabrielov A, Smegal J.Unlock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ULSD Unit: CENTERA is the Key NPRA[C].AM-10-169, 2010. [5]Skyum L, Cooper B, Zeuthen P, Moyse B.Next generation brim? catalyst technology[C]. NPRA.AM-09-15, 2009. [6]傅献彩,陈瑞华主编.物理化学(下册).第4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204~228[J].物理化学(下册), 1983, 第4版(1):204-228 |
[1] | 宋国良 肖寒 张景成 张尚强 张玉婷 孙彦民 南军 于海斌. Y和Beta分子筛对环烷基直馏柴油加氢裂化性能的影响[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72-78. |
[2] | 王献忠 吴彦霞 梁海龙 陈鑫 陈琛 晏根平 戴长友 陈玉峰. V2O5-MoO3/TiO2 催化剂脱硝性能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79-85. |
[3] | 赵晨曦 方友 曾文钦. RG系列级配保护剂在高酸环烷基蜡油加氢裂化装置中的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86-91. |
[4] | 王岑 张志伟 张强 崔治军. 无机膜净化电脱盐污水的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131-135. |
[5] | 李宁. 催化裂化烟气脱硫脱硝装置废水COD超标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126-130. |
[6] | 刘超华 范渺. 以重整脱戊烷油与裂解加氢汽油为原料的芳烃抽提装置运转工况对比[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43-47. |
[7] | 张力 徐亚荣 刘键. 催化裂化汽油催化精馏硫转移技术工业试验[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48-53. |
[8] | 曹正凯 张霞 段爱军. 劣质原料油加氢改质技术的应用优化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32-36. |
[9] | 吴治国 王鹏飞 邹亮 王卫平 王蕴. 低阶煤流化床热解气化新工艺[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27-31. |
[10] | 辛丁业 武晓灿 齐宏伟 冯忠伟. 柴油加氢改质装置降低柴汽比运行分析[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37-42. |
[11] | 肖昊阳 唐晓津. C8芳烃异构化催化剂内气相有效扩散系数的计算[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54-58. |
[12] | 赵岩 马新会 任冬梅 夏云生 郭新闻. 水对3Si-5P-3Mg-ZSM-5催化剂催化甲苯甲醇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66-71. |
[13] | 孟璇 李良 萨帕德 施力 王昕. 废树脂催化剂制活性炭及其吸附脱除液化气中含硫化合物研究[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59-65. |
[14] | 于颖 杨秀娜 杨振宇 金平. 磁分离技术在石油及化工领域的应用[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20-26. |
[15] | 杜泽学 慕旭宏. 分布式制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分析[J].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21, 52(1): 1-9.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