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安国.催化裂化增产汽油的分析与探讨[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0, 41(3):1-5
[2]陈俊武.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D]. 第二版.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05: 126-344
[3]田辉平.催化裂化催化剂及助剂的现状与发展[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6, 36(11):6-11
[4]徐先荣, 毛安国.催化裂化柴油轻重馏分的裂化性能研究[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7, 37(6):1-5
[5]杨轶男, 毛安国, 田辉平, 牛驰.催化裂化增产汽油-催化剂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 46(8):28-33
[6]于善青, 田辉平, 龙军.国外低稀土含量流化催化裂化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3, 44(8):1-7
[7]刘晓.ZCG-1型增产汽油催化裂化催化剂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5, 46(3):29-33
[8]于善青, 田辉平, 代振宇, 朱玉霞, 龙军.稀土离子调变Y分子筛结构稳定性和酸性的机制[J].物理化学学报, 2011, 27(11):2528-2534
[9]许友好, 屈锦华, 杨永坛, 徐莉.系列技术汽油的组成特点及辛烷值分析[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9, 40(1):10-14
[10]许友好, 何鸣元.重油在加工过程中的碳氢优化分布及有效利用的探索[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7, 33(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