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鲁正兰,孙立军,周朝晖. 高性能SEAM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其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5,21(5):73-78
[2] 王红,韩冬. 改性乳化沥青的发展和应用概况[J].石油沥青,2006,20(5):1-6
[3] 徐传杰,才洪美,张小英.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制备技术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10,41(11):71-75
[4] 冯雷雷,樊君,刘洪海. 丁苯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的制备及性能[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40(3):56-60
[5]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种硫磺乳化沥青及其制备方法:中国,104559231 A[P].2015-04-09.
[6] 卢久富,刘冬,李福宾,等. 改性乳化沥青的研制及其储存稳定性考察[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7,38(3):14-16
[7] 王红,王子军,王翠红,等. SBS改性乳化沥青储存稳定性研究[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3,29(6):1009-1014
[8] 才洪美,张玉贞,王涛. SBS胶乳改性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J].石油沥青,2008,22(3):20-23
[9] 肖晶晶,郑南翔,宋哲玉. 乳化剂对改性乳化沥青性能影响及机理研究[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29(3):5-9
[10] 周灿锋,吴伟峰,陈守明,等. 纤维素醚类稳定剂对乳化沥青的影响分析[J].石油沥青,2011,25(63-67):20-23
[11] 张小英,徐传杰,张恒拓. 工艺条件对硫磺改性沥青软化点的影响[J].石油沥青,2010,24(5):16-19
[12] 杨锡武,熊世银,角述兵,等. 硫磺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及机理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4(3):61-66
[13] 程国香,沈本贤,李海彬,等. 沥青硫化改性生成的硫化物类型及其反应机理[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3):319-323
[14] 金鸣林,杨俊和,史美仁,等. 道路沥青的硫化反应[J].煤炭转化,2001,24(4):87-91
[15] 范维玉,杨炎生,王哲,等. 稳定剂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性能的影响[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6(4):155-159
[16] 张芹芹,范维玉,王铁柱,等. SBS改性AH-70沥青乳化前后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5):146-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