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陈俊武, 许友好.催化裂化工艺与工程(第三版) 下册. 北京: 中国石化出版社, 2015. 1410-1441 [3]董群, 白树梁, 刘乙兴, 李楠, 赵玲伶, 刘沙.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的研究进展[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 2013, 34(2):1-4 [4]唐泉.两再生器同轴布置装置再生器料位控制难的原因[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7, 37(9):1-6 [5]刘献玲.催化裂化装置再生立管振动原因及解决措施[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1, 31(8):38-39 [6]郑从武.广石化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流化异常现象及其对策. 石油炼制与化工. 2005, 36(6): 35-38) [7]白锐, 王晓, 王振卫, 刘晨光.重油催化裂化装置再生器催化剂流化异常原因及对策[J].石油炼制与化工, 2013, 44(2):61-65 [8]李健.催化裂化反应再生系统斜管上松动点的合理设置[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3, 33(9):16-18 [9]罗勇.乔文清. 再生催化剂立管流动受阻故障分析和措施. 石油化工2001, 30(10): 781-784 [10]罗勇.改进催化裂解装置再生立管气固输送状态. 石油炼制与化工.2002, 33(1): 30-32 [11]魏耀东, 刘仁桓, 孙国刚, 时铭显.负压差立管内气固两相流的流态特性及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 2003, 3(5):385-389 [12]魏耀东, 刘仁桓, 孙国刚, 时铭显.负压差立管内的气固两相流, ,, 55(6): 898-901[J].化工学报, 2004, :- [13]罗保林, 宗祥荣, 王中礼, 杨启业.垂直立管中催化剂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J].过程工程学报, 2005, 5(2):119-124 [14]曹晓阳, 孔文文, 贾梦达, 韩强, 严超宇, 魏耀东.FCC催化剂在45o斜管内下料特性的实验分析,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2016.12, 32(6):47-54 [15]范文军, 刘初春.重油催化裂化装置长周期运行分析[J].炼油技术与工程, 2014, 44(12):29-33 [16]邢颖春, 卢春喜.某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循环管线松动点的改造[J].石化技术与应用, 2008, 26(1):49-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