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2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1-09-12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立法和经济双重挑战下炼油技术的进展——2011年NPRA年会综述
李正1 ,王洁青1 ,郭群2
2011, 42(9): 1-8. doi:
摘要
(
22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2011年NPRA年会报道的立法和经济因素对美国炼油工业发展的影响和主流炼油技术的进展,包括炼油工业面临的政策法规和市场问题、催化裂化技术和生产、加氢和制氢技术、可再生燃料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内容。相关法规的日趋严格和全球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使炼油工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推动了炼油技术的发展。
基础研究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习远兵,高晓冬,李明丰,聂红
2011, 42(9): 9-12. doi:
摘要
(
29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不同碳数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速率常数随碳数的增加而下降。在同一反应条件下,不同碳数烯烃的加氢饱和率随碳数的增加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总烯烃、直链烯烃、支链烯烃和环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均可以按照1级反应来处理。直链烯烃与支链烯烃的加氢饱和反应速率常数大于环烯烃。与支链烯烃相比,直链烯烃反应速率常数对温度变化更敏感。
汽油储存安定性与烃族组成关系的研究
任连岭1 ,熊春华1 ,田高友1 ,龚冬梅2
2011, 42(9): 13-18. doi:
摘要
(
18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相关分析法考察汽油调合组分和汽油成品油中各种烃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烃类物质与汽油储存安定性指标的相关性;并用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储存安定性指标与烃类组成关系的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确定了对储存安定性指标产生影响的主要烃类物质,芳烃对辛烷值、10%蒸发温度、50%蒸发温度、密度、色度影响最大;烯烃尤其是正构烯烃和异构烯烃对90%蒸发温度、酸度、胶质、诱导期、碘值、饱和蒸气压影响最大。F检验结果表明,回归模型显著,可以用来预测汽油储存安定性。
聚丙烯催化剂内给电子体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合成
许招会,江新涛,刘 宏,廖维林
2011, 42(9): 19-22. doi:
摘要
(
24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1,4-二溴丁烷为起始原料,经烷基化、酯还原和醚化反应合成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分别考察关键因素对3步合成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工艺条件为:①烷基化反应时,n(丙二酸二乙酯):n(CsOH):n(1,4-二溴丁烷)=1.0:2.2:1.4,CsOH 为催化剂,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的收率为93.0%;②酯还原反应时,以无水ZnCl2为催化剂,n(环戊基-1,1-二甲酸二乙酯):n(KBH4)=2.0:1.0,环戊基-1,1-二甲醇的收率为88.1%;③醚化反应时,以四丁基溴化铵为催化剂,n(环戊基-1,1-二甲醇):n(NaOH):n(碳酸二甲酯)= 1.0:8.0:2.4,环戊基-1,1-二甲醇二甲醚的收率为61.2%。以丙二酸二乙酯为计三步反应的总收率为50.1%。
苯与1,2,4-三甲苯在纳米HZSM-5上的烷基转移反应
程晓晶1 ,王祥生2
2011, 42(9): 23-26. doi:
摘要
(
16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硅酸乙酯或吡啶改性对纳米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苯与1,2,4-三甲苯反应体系中各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苯与1,2,4-三甲苯反应体系中,1,2,4-三甲苯的脱烷基反应、烷基转移反应及异构化反应等一次反应主要在纳米HZSM-5外表面及孔口酸位上进行;苯与二甲苯之间的烷基转移反应、二甲苯的脱烷基反应等二次反应主要在纳米HZSM-5内表面酸位上进行;反应由B酸催化。
加工工艺
石蜡基原料催化裂化多产异构烷烃(MIP)技术的工业应用
万志明1 ,罗杰英2 ,王伟庆3 ,李开歧1
2011, 42(9): 27-32. doi:
摘要
(
18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石蜡基原料在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二套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上成功进行了催化裂化多产异构烷烃(MIP)技术的工业应用。通过对标定数据和日常生产统计数据的分析,比较了MIP技术改造前后汽油、柴油、油浆等性质的变化,表明MIP技术可有效控制裂化反应,强化氢转移、芳构化反应,使汽油烯烃含量明显下降。在汽油生产方案下,稳定汽油烯烃体积分数(荧光法)可降至30%以下,辛烷值可达90以上,总液体收率达到83.44%。
围绕催化裂化装置提高全厂经济效益的策略
雷平
2011, 42(9): 33-36. doi:
摘要
(
191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某单套加工能力达10 Mt/a的炼油厂为提高全厂经济效益,围绕催化裂化装置,采取多项技术策略:通过常减压蒸馏装置深拔技术、加氢处理柴油作催化原料、降低催化裂化反应深度三大措施,共实现经济效益27 303万元/a。这些措施对其它炼油厂提高经济效益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胜利含盐特超稠油水热改质降粘研究
吴明铂1 ,李清方2 ,赵守明2 ,张建2
2011, 42(9): 37-42. doi:
摘要
(
18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胜利油田特超稠油因黏度过高而难以集输的问题,研究水热处理对其改质降黏效果,探讨水热处理在稠油集输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水热反应工艺参数的调变及黏度、元素组成、四组分组成、馏分分布、盐含量等分析,发现水热处理能有效降低胜利油田特超稠油的黏度,水热处理后稠油的黏度主要由裂化转化率决定;通过添加催化剂,改变水热处理温度和水热处理时间,可以有效控制稠油的裂化转化率。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提高水热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皆利于提高稠油的裂化转化率。加入催化剂,可降低水热反应温度和缩短反应时间。多孔炭质催化剂A存在下,反应温度330 ℃,反应时间60 min时,胜利特超稠油的裂化转化率高达30.11%,黏度由水热反应前的52 410 mPa·s降低至水热反应后的1 536 mPa·s,降黏率高达97.07%。水热改质后油品的流动性较好,可作为普通原油进行集输,表明水热处理在稠油集输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铁酸锌负载磷钨酸催化氧化噻吩脱硫研究
周二鹏1 ,王娟2 ,姚清国1 ,赵地顺3
2011, 42(9): 43-46. doi:
摘要
(
20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噻吩溶液为模型化合物,铁酸锌负载磷钨酸为催化剂,考察氧化时间、氧化温度、磷钨酸负载量、催化剂活化温度等工艺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催化剂上磷钨酸的最佳负载量(w)为13%、活化温度为250 ℃;适宜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0 ℃,反应时间210 min,氧化剂用量n(H2O2):n(S)=5。在上述条件下模型化合物的脱硫率达到90.1%。
催化剂
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专用催化剂LCC-300的工业应用
柳召永,张忠东,高永福,张海涛
2011, 42(9): 47-50. doi:
摘要
(
20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分析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工艺特点的基础上研制出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专用LCC-300催化剂。使用LCC-300催化剂,以大庆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单段提升管反应装置上进行模拟两段提升管试验。结果表明,在丙烯收率22.27%的情况下,总液体收率为80.08%,所产汽油的烯烃含量低、芳烃含量高,为高辛烷值汽油调和组分。在TMP工业试验装置上使用配套LCC-300催化剂,一段提升管采用混合C4与大庆常压渣油组合进料,二段提升管为回炼轻汽油、回炼油和回炼油浆组合进料,装置标定结果表明,在丙烯收率20.38%的情况下,总液体收率为82.95%,干气和焦炭收率之和仅为13.99%,说明LCC-300催化剂在多产丙烯、减少干气和焦炭生成方面具有优势。
有机酸对NiW/Al2O3加氢脱硫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杨义1 ,杨成敏2 ,周 勇2 ,郭蓉3
2011, 42(9): 51-55. doi:
摘要
(
22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NiW/Al2O3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分别添加丁酸、丁二酸、柠檬酸有机助剂,采用程序升温还原(TPR)、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EDS能谱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不同有机酸对催化剂性质和柴油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有机酸减弱了金属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活性金属的硫化度和WS2晶粒的堆垛层数,减少了金属组分的聚集。除丁酸外,添加丁二酸和柠檬酸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均高于对比NiW/Al2O3催化剂。
天然气复合三元脱硫剂Cu-Zn-Ni/Al2O3性能的实验研究
张烨1 ,苏庆泉2
2011, 42(9): 56-59. doi:
摘要
(
16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共沉淀法加浸渍法制成Ni含量分别为0,5%,10%的Cu-Zn-Ni/Al2O3复合三元脱硫剂,通过天然气脱硫实验,研究了它们的脱硫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合适的Ni含量会增强Cu-Zn-Ni/Al2O3脱硫剂的精脱硫性能(<10×10-9),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性能逐渐增强,最终会趋于稳定。5%Ni含量的Cu-Zn-Ni/Al2O3脱硫剂性能最优,在285 ℃分别达到5×10-9,5×10-9,6×10-9的脱硫深度。空速为400、1 200 h-1时,0Ni脱硫剂脱硫性能优于10%Ni脱硫剂;空速为2 400 h-1时,10%Ni脱硫剂脱硫性能优于0Ni脱硫剂。
全馏分FCC汽油在MoP/ZrO2/HZSM-5催化剂上临氢芳构化研究
赵钊,王海彦,白英芝,施岩
2011, 42(9): 60-64. doi:
摘要
(
20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HZSM-5为载体,用钼酸铵和磷酸二氢铵做钼源和磷源,硝酸锆作为锆源,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氧化态前体,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出了负载型磷化钼催化剂,进行了XRD、 和BET表征。在反应温度360 ℃、压力2.5 MPa、空速1.0 h-1、氢油体积比400:1的条件下,在小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进行全馏分FCC汽油的芳构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中,MoP负载量、ZrO2负载量和不同钼磷摩尔比对芳构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催化剂中钼的质量分数为25 %、ZrO2的质量分数为10 %、n(Mo):n(P)=1:1.5、反应温度为360 ℃时,催化剂芳构化活性最佳。液相产品中芳烃质量分数为38.37 %,烯烃质量分数为18.11 %,液体收率为92.52 %。
油品与添加剂
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用作润滑剂的探讨
朱立业,陈立功,杨鑫,向硕
2011, 42(9): 65-69. doi:
摘要
(
23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含羧酸酯基官能团的功能化离子液体--1-乙酸乙酯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EAMIM]BF4),考察了其物化性质、高低温下的摩擦学性能以及对传统润滑油添加剂的相溶性和感受性,并选择含有相同烷基的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传统离子液体([BMIM]BF4)作为对比。结果表明:两种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低温流动性、低的蒸发损失和高的热稳定性;能溶解部分具有强极性和杂环化合物的传统润滑油添加剂,但不能溶解大多数常用的油溶性添加剂,[EAMIM]BF4对添加剂的溶解性比[BMIM]BF4弱;在室温及高温条件下,[EAMIM]BF4由于粘度较大减摩性稍差,但抗磨性比[BMIM]BF4强;极压抗磨剂亚磷酸二正丁酯能提高[BMIM]BF4的抗磨作用,但与[EAMIM]BF4呈现出对抗效应,导致其润滑性能降低。
长链二烷基荒氨酸衍生物的合成及摩擦学性能
焦叶叶1 ,冯剑军2 ,彭文龙1 ,赵鸿斌1
2011, 42(9): 70-74. doi:
摘要
(
20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合成了6种无灰、无磷环境友好型润滑油添加剂--长链烷基荒氨酸酯衍生物;采用IR,UV-Vis,1H NMR,13C NMR对添加剂进行结构表征;用热重分析仪考察添加剂的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能;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添加剂在液体石蜡中的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润滑油添加剂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能和较好的极压抗磨性能。
节能减排
蒸汽管网节能-冷凝水回收技术在炼油厂的应用
权亚文1 ,白小明1 ,倪晓斌1 ,黄传峰2
2011, 42(9): 75-77. doi:
摘要
(
202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榆林炼油厂疏水系统和凝结水回收水质等方面存在的蒸汽泄漏严重、冷凝水回收少、水质差难以达到锅炉等用水要求的问题。采用背压回水与加压回水相结合的蒸汽管网节能技术,将所有凝结水回收并精处理,处理后的凝结水送至蒸汽动力装置进行重复使用,节约了大量蒸汽,对改善低温余热的平衡及生产装置的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罐底油泥脱水及干化方法研究
黄田,杜国勇
2011, 42(9): 78-82. doi:
摘要
(
2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油田污水处理厂沉降罐底部油泥为研究对象,结合其稳定性高、含油量较高的特点,提出了脱水-干化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实验考察了脱水剂种类、脱水剂加量、CPAM加量及干化剂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筛选出最佳脱水剂A,其最佳条件为:投加量2%(质量分数),快速搅拌过程前CPAM加量为200 mg/L,慢速搅拌前加量为400 mg/L,经脱水处理后,油泥含水率从85 % 左右降至65% 左右;干化实验中,脱水油泥在加入5% 氧化钙或者与煤粉简易混合(油泥∶煤粉=1∶1.5)后,晾晒3~4 h可成颗粒状,于电热炉(800℃)上灼烧10~15 min,引燃即可燃烧,油泥中的油分可实现再利用。
延迟焦化装置含硫污水治理措施与建议
王航空1 ,张 梅1 ,杨 洋1 ,李兴明2
2011, 42(9): 83-86. doi:
摘要
(
26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要针对焦化装置含硫污水乳化严重及焦粉含量高的特点,从污水来源、乳化原因及焦粉携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降低炉管注汽和球阀密封汽量、使用阳离子破乳剂及增设含硫污水反冲洗过滤器等措施,将含硫污水总量降低30%,除油率达到99.6%,焦粉脱除率40%左右,有效地提高了污水质量,降低了含硫污水中污油和焦粉的含量,保证了焦化汽油产品收率,解决了污水汽提塔塔盘积焦积油的问题,实现了污水汽提装置长周期连续平稳运行,减少了环境污染。
控制与优化
炼油装置流程模拟与优化系统设计与应用
杨小健,孙忠潇
2011, 42(9): 87-91. doi:
摘要
(
16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出一种集多种软件平台接口与智能方法于一体的流程模拟与优化系统,可综合采集并处理现场实时数据和实验室分析数据,用于建立机理模型,模型中内嵌分子结构集总到实沸点集总的自动转换模块,能实现全流程模拟,并采用智能算法计算难以预测的产品质量指标,通过友好的人机接口为用户提供导航,引导用户通过简单操作获取实验数据,最终定制优化方案。该系统在保证模拟精度的同时,封装了采集、处理数据的繁琐过程,以人机界面简化了操作模型的过程,在实践中使用十分方便。
设备及防腐
辽河油田注水管线结垢腐蚀原因分析及阻垢缓蚀剂应用试验
谢飞1 ,吴明2 ,张越3 ,闫龙4
2011, 42(9): 92-96. doi:
摘要
(
18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辽河油田注水管线结垢腐蚀严重的问题,对水质进行分析,发现辽河油田水质偏碱性,含盐量、总碱度、矿化度及Cl-含量较高,Ca2+含量较其它成垢阳离子高;对现场垢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检测,垢样品中主要是CaCO3垢,其次为硫酸盐垢、碳酸盐垢、硅酸盐垢和Fe2O3等。阻垢缓蚀剂TH-607B在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当阻垢缓蚀剂浓度为45 mg/L时,阻垢率为90.93%~95.96%,缓蚀率为90.97%~95.33%,腐蚀速率为0.04~0.07 m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