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42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1-04-12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工工艺
费-托合成轻馏分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研究
杨超,谢朝钢,李正
2011, 42(4): 1-5. doi:
摘要
(
2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和质量空速等操作条件对费-托合成轻馏分油催化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费-托合成轻馏分油反应过程中,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剂油质量比的增大、质量空速的降低,产物中干气、液化气和焦炭的产率增加,汽油、柴油的产率降低。且随着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质量空速的降低,汽油馏分中烯烃质量分数增加;随着温度的降低、剂油质量比和质量空速的提高,汽油馏分中异构烷烃的质量分数增加;高反应温度、高剂油质量比有利于汽油馏分中芳烃的生成,而且芳烃主要来自于小分子烯烃的环化脱氢反应,降低质量空速主要促进了汽油中大分子烷基芳烃的断侧链反应,对氢转移反应的影响不明显。
MIP系列技术节能减排先进性分析
许友好,张久顺,龙军,常学良
2011, 42(4): 6-9. doi:
摘要
(
18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已运行的33套MIP装置的能耗、汽油性质和产物分布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FCC技术,MIP系列技术降低装置加工能耗约为330~425 MJ/t,由原料油升温热和反应热减少所造成的装置能耗降低约在215.47~ 336.14 MJ/t之间,并且明显降低汽油烯烃、硫含量和苯含量,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到目前为止,MIP系列工艺处理量已达到70.00Mt/a以上,每年可以多生产出1.092Mt/a的有价值的液体产品,少生产出0.3548Mt/a焦炭,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1.30Mt/a。
非临氢石脑油改质装置运行分析与优化
竺家培,郑海
2011, 42(4): 10-13. doi:
摘要
(
210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中国石化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350 kt/a 石脑油改质装置的运行概况,对不同原料工况下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对比,在石脑油价格比汽油低时,石脑油改质装置的经济效益明显。同时针对催化剂再生过程中烧焦时间长的问题,对烧焦流程进行了优化,使单列改质反应器催化剂烧焦的时间缩短96~120 h,装置生产负荷提高了7.1%,能耗降低了1 906~2 859 GJ/a。
催化裂化装置劣质原料加工优化
李成刚
2011, 42(4): 14-18. doi:
摘要
(
15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介绍了镇海炼化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自2005年以来的原料劣质化进程。分别对高镍高酸渣油、高钒渣油、高钠渣油、高硫渣油、高密度蜡油等加工过程进行了阐析,旨在总结经验,以期达到原料与装置、装置与系统的优化匹配,协调好催化裂化装置安全、平稳、高效运行。
FDFCC-Ⅲ技术工业应用中的运行优势与不足
王明东
2011, 42(4): 19-23. doi:
摘要
(
18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将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经FDFCC-Ⅲ催化裂化技术改造后的生产运行数据与该装置改造前的生产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认为FDFCC技术具有降低汽油硫和烯烃含量、增产液化气、清洁生产等方面的优势,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的。结合该公司FDFCC装置的生产形势,对其在能耗、增产丙烯等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技术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为装置检修、改造提供参考。
减三线脱蜡油糠醛精制加助剂脱氮中试研究
李东胜1 ,祁琳2 ,李晓鸥1 ,翟玉春3
2011, 42(4): 24-26. doi:
摘要
(
21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萃取法对某炼油厂减二线、减三线脱蜡油进行了脱氮精制处理的小试、中试系统实验。主要介绍了对减三线脱蜡油的中试实验,结果表明:糠醛助剂能有效地脱除脱蜡油中的碱性氮化物,精制油碱氮含量在10μg/g左右,其脱碱氮率高达97.6%;旋转氧弹时间为211min,黏度指数为112。确定减三线脱蜡油糠醛精制工艺中试的最佳操作条件为:抽提塔顶温115℃,底温67℃,剂油体积比2.0,助剂加入量8g/kg。可省去后面的白土补充精制。
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结垢原因分析及对策
陈远文
2011, 42(4): 27-29. doi:
摘要
(
207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焦化汽油加氢装置反应系统压降升速过快、循环氢压缩机发生喘振、装置运行周期短等问题,指出高压换热器壳程和反应器结垢是造成装置系统压降上升快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垢物组成进行分析,发现原料焦化汽油中二烯烃缩合及胶质缩合生焦是垢物生成的主要原因。通过采取加强原料管理、扩大反应器上床层容垢能力和优化操作等手段,可以有效减缓原料在高压换热器和反应器顶部的结垢速度,延长装置的生产周期。
催化剂
氮化物对NiW/Al2O3上DBT和4,6-DMDBT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
王倩,龙湘云,聂红
2011, 42(4): 30-34. doi:
摘要
(
2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碱性氮化物喹啉和非碱性氮化物吲哚为杂质,考察DBT和4,6-DMDBT在NiW/Al2O3上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结果表明,氮化物对DBT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存在截然不同的作用结果。氮化物存在条件下,DBT的加氢脱硫反应通过直接脱硫路线活性的提高得到改善,而4,6-DMDBT的加氢脱硫反应由于氮化物的存在受到抑制。这主要是因为氮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抑制了硫化物在加氢活性位上的吸附,从而抑制了加氢路线的进行。但氮化物使催化剂表面结构重排使硫化物氢解活性提高成为可能,此时硫化物的分子大小和分子结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DBT由于分子体积小、通过S原子与氢解活性位接触容易而使氢解活性提高,4,6-DMDBT由于分子体积大和4、6位的位阻效应以及氮化物的拥塞效应使氢解活性随N含量的升高而减小。
SBA-15铌改性的研究
白向向,沈健,魏田生
2011, 42(4): 35-39. doi:
摘要
(
17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直接合成和后合成法以及直接合成后草酸处理三种方法制备了铌改性催化剂Nb-SBA-15。采用XRD,BET,FT-IR,DTA方法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直接合成的(Z)-Nb-SBA-15与后合成的 (H)-Nb-SBA-15结构不同。以合成油酸异丙酯为探针反应,对不同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及直接合成经草酸处理后催化剂的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H)-Nb-SBA-15的活性羟基多,催化活性高,但稳定性差;(Z)-Nb-SBA-15的活性羟基少,催化活性低,但稳定性较好;(Z)-Nb-SBA-15经草酸改性后的催化活性及稳定性均较好。
基础研究
稀土交换量对Y型分子筛结晶度测定值的影响
张探1 ,周灵萍2 ,田辉平2
2011, 42(4): 40-44. doi:
摘要
(
26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XRD方法对Y型分子筛的结晶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稀土交换量的增加,分子筛的结晶度明显降低。结晶度变化并不是由分子筛晶体结构变化引起的,而是稀土离子使XRD法测量分子筛结晶度产生偏差造成的;焙烧使稀土在分子筛中的分布更均匀,减少稀土离子的影响,因此经过焙烧的含稀土分子筛的结晶度测量值下降较少;通过数学拟合,建立了分子筛稀土含量与结晶度变化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MoP/SiO2-TiO2-ZrO2催化剂上噻吩加氢脱硫的动力学模型
路蒙蒙1 ,孙守华2 ,臧树良1
2011, 42(4): 45-49. doi:
摘要
(
179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SiO2-TiO2-ZrO2载体,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中,以质量分数为5 %噻吩的十二烷溶液为模型化合物,在氢分压为2~5 MPa、反应温度为320~380 ℃、氢油体积比为500~800、体积空速为2~8 h-1的范围内,考察了MoP/ SiO2-TiO2-ZrO2催化剂上加氢脱硫反应(HDS)的动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噻吩转化率随着反应温度及氢分压增加而增加,随着氢油体积比和空速增加而降低。分别采用假1级和假2级平推流反应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结合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求解,并将噻吩HDS反应的转化率实验值与模型计算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假1级反应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直叶涡轮及斜四叶桨搅拌槽层流流场的数值分析
田华1 ,栾德玉2
2011, 42(4): 50-56. doi:
摘要
(
17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对直叶圆盘涡轮桨(Rushton)和斜四叶桨(PBT)搅拌槽流场进行研究。利用Laminar层流模型对其在甘油中产生的流场进行数值计算,得到四种形式的搅拌桨以恒定转速200 r/min在搅拌槽内转动时所产生的流场结构,对比分析轴向、径向和切向的速度矢量图、速度云图以及速度分布曲线,比较所需的搅拌功率。结果表明,Rushton桨的搅拌效果优于PBT斜四叶桨,但能量损耗较高;不同倾角的斜四叶桨具有类似的流动特性。
W/O型乳化液在环形流道中的静电聚结机理与特性研究
陈家庆1 ,丁艺2 ,张宝生2
2011, 42(4): 57-61. doi:
摘要
(
15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自行设计的立式环形流道连续流动静电聚结试验装置和高压/高频交流电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电压、频率、脉宽比、电场停留时间等参数对W/O型乳化液中分散相水颗粒静电聚结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停留时间和电压是影响水颗粒聚结效果的主要因素;频率、脉宽比对水颗粒聚结效果影响较小,但对电能消耗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必须结合特定的乳化液,综合考虑聚结效果、处理效率和能量消耗,选择合理的操作条件。
油品与添加剂
高碱性环烷酸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李玲,段庆华,刘依农,张耀
2011, 42(4): 62-66. doi:
摘要
(
18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高碱性环烷酸钙的合成过程,重点考察了合成过程中促进剂、水、二氧化碳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并引入了一种带有抗氧基团的辅助促进剂,得到了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体系中氢氧化钙加入量40%、甲醇加入量20%、助促进剂B3加入量15%、助促进剂C加入量20%、水的加入量5%、二氧化碳的通入量100% 110%时,能够合成总碱值大于等于300 mgKOH/g、钙含量大于等于10%的高碱性环烷酸钙样品。与传统的高碱性环烷酸钙产品相比,合成的样品具有更好的抗氧化安定性能。
AlCl3-异丙醇络合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反应的研究
许林林,丁洪生,刘萍萍,刘庆利
2011, 42(4): 67-69. doi:
摘要
(
22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使用AlCl3-异丙醇络合催化剂对1-癸烯齐聚反应进行研究,合成了高黏度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PAO)。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烯烃原料对PAO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lCl3摩尔分数为4%、异丙醇与AlCl3摩尔比为0.3~0.7、反应温度20~60 ℃、反应时间4 h的条件下,合成高黏度PAO的收率在90%以上,得到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具有低凝点、高黏度指数的特点。
萃取法研制环境友好型橡胶操作油
石威,杨基和,林富荣
2011, 42(4): 70-73. doi:
摘要
(
156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环烷基油为原料,分别采用萃取法和吸附法脱除原料中有害的多环芳烃化合物(PAHs),得到的抽余油用作环境友好橡胶操作油。实验考察了萃取和吸附、萃取剂的选用和复合使用情况、萃取分离操作条件对脱除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抽余油性质进行了改进。结果表明:萃取法脱除效果明显优于吸附法;萃取剂复合使用分离效果更好;在剂油比为2:1,温度为60 ℃,搅拌速度150 r/min,搅拌时间15 mim时,复合萃取剂分离系数高达220.0, 二级萃取后PAHs含量从14.0%降低到1.7%,同时改善了族组成分布,经黏度改进后基本满足欧盟环保的VIVATEC500规格标准。抽余油收率在82%以上。
环氧涂层对成品油输送管道减阻作用的实验研究
任远,柏子龙,马宏燎,顾涛
2011, 42(4): 74-77. doi:
摘要
(
14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添加低表面能填料的方法制备出不同表面性质的环氧涂层,在循环管道试验装置上评价环氧清漆、环氧色漆对3种不同黏度油品的减阻效果。结果表明,环氧清漆、环氧色漆对测试油品均有明显的减阻效果,其中添加低表面能填料的环氧色漆减阻效果较好。在雷诺数为3 475时,3% PTFE环氧色漆涂层对3号油品的最大减阻率达到23.1%。涂层对油品的减阻效果与油品黏度和涂层表面性能有关,油品的黏度越大,涂层的表面张力越小,涂层对油品的减阻效果越明显。
定量二氧化碳法合成磺酸盐清净剂的工艺研究
王永垒1 ,吾满江·艾力2 ,蔡国星2 ,张乐涛1
2011, 42(4): 78-82. doi:
摘要
(
1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磺酸盐清净剂传统合成工艺的稳定性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浪费,探索使用新工艺定量二氧化碳法合成烷基苯磺酸钙盐和烷基苯磺酸镁盐清净剂。结果表明:该工艺不适合用于合成烷基苯磺酸钙盐清净剂,但可用于合成烷基苯磺酸镁盐清净剂,在烷基苯磺酸用量3.5 g、二甲苯用量50 mL、活性-60氧化镁用量2.5 g、甲醇用量3 mL、氨水用量1.5 mL、二氧化碳压力3 MPa、过碱化时间1 h的条件下,可以获得碱值为283 mgKOH/g的中碱值烷基苯磺酸镁盐清净剂产品。保持其它反应条件不变,继续增加活性-60氧化镁用量至3.5 g时,可以获得碱值为339 mgKOH/g的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镁产品。红外谱图结果表明,磺酸镁清净剂产品含有无定形碳酸镁。
控制与优化
乙烯装置污水回用循环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傅晓萍,李本高,余正齐,李亚红
2011, 42(4): 83-87. doi:
摘要
(
18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乙烯装置外排污水特点与循环冷却水系统工况条件,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了回用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回用循环水水质稳定技术。该技术在茂名分公司乙烯装置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外排污水经"BAF+氧化+过滤"组合工艺适度处理后,水质达到循环冷却水要求;水质稳定技术可以保证回用污水的循环冷却水系统满足生产装置长周期运行的要求;乙烯装置污水适度处理回用循环水技术工艺流程短、技术可靠、工程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具有良好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
PIMS模型在原油采购优化过程中的应用
张成,毛卉,朱振才
2011, 42(4): 88-91. doi:
摘要
(
217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PIMS模型测算不同原油的保本价,高、低硫及轻、重质原油的价差平衡线,作为确定原油采购方案的依据;利用PIMS模型测算轻、重质原油在不同负荷下的优化搭配选择,优化原油采购方案;利用PIMS模型的方案对比法,优化现货原油的采购方案。通过实际应用案例,简要介绍PIMS模型在原油采购优化工作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PIMS模型在青岛炼化公司原油采购优化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