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40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09-08-12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工工艺
H2S对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的影响
习远兵 高晓冬 李明丰 聂红
2009, 40(8): 1-4. doi:
摘要
(
16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中型试验装置上考察了循环氢中H2S含量对催化裂化汽油加氢脱硫反应及烯烃加氢饱和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过程中,循环氢中H2S对加氢脱硫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对烯烃加氢饱和反应具有促进作用,随着循环氢中H2S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选择性下降。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研究
方勇 沈本贤 梁朝林 刘纪昌
2009, 40(8): 5-9. doi:
摘要
(
19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减压渣油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延迟焦化工艺。采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对延迟焦化液体收率影响显著的因素,获得了延迟焦化掺炼乙烯裂解焦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焦化反应温度为517℃,掺炼比为20%,焦化反应时间为175min。在此工艺条件下,液体收率可以达到74.16%,较单独采用减压渣油为延迟焦化原料时,液体收率增加7.49个百分点。掺炼乙烯裂解焦油后,对焦化汽油馏分中,正己烷等直链饱和烃类增加,芳香烃类的含量有所增加,而正壬烷等直链饱和烃类有所减少;焦化柴油中的饱和烃类含量基本不变,而芳香烃含量增加,尤以中芳烃的增加量最为明显,增加19.42个百分点,胶质含量减少6.66个百分点。
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优化操作研究
池沙农 何军成 郭竞标
2009, 40(8): 10-13. doi:
摘要
(
19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0.3Mt/a润滑油糠醛精制装置在开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影响产品质量和加工能力的瓶颈问题,分析了原因,并采取优化原料换热流程、降低抽提塔中段循环量、注缓蚀剂等改进措施,使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开工正常,精制油收率及质量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制氢原料变化对转化炉炉管温度的影响及对策
汪琦 丁伟俊
2009, 40(8): 14-19. doi:
摘要
(
19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扬子石化有限公司制氢装置因原料改变进行的流程改造及运行情况,探讨原料由轻石脑油改为天然气后对转化炉炉管温度的影响。通过热力学分析及模拟数据的比较,认为影响炉温分布的主要原因是炉管内化学反应的变化,即甲烷转化所需热量少于烃类转化反应吸热;提出更换催化剂、优化工艺参数等解决炉管超温问题的对策;通过更换催化剂,大幅降低了转化炉管上部管壁温度,消除了制氢装置高负荷生产的瓶颈。
窄馏分催化裂解汽油多产丙烯的研究
于敬川
2009, 40(8): 20-23. doi:
摘要
(
17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实沸点蒸馏装置上将催化裂解汽油切割为不同沸点范围的窄馏分,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对这些窄馏分汽油催化转化增产低碳烯烃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初馏点~110℃的窄馏分汽油为原料时,反应温度为610℃时,丙烯产率最大,为25.49%;丙烯大部分来自原料中烯烃的裂解,少量的丙烯由正构烷烃、异构烷烃以及带有侧链的芳烃和环烷烃裂解得到;窄馏分汽油经芳烃抽提处理后丙烯产率增加。
JX-5B型脱氯剂在重整装置中的工业应用
谢洪波 胡国银
2009, 40(8): 24-26. doi:
摘要
(
168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JX-5B型高效低温脱氯剂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1 200 kt/a连续重整装置中进行了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JX-5B型脱氯剂对经过再接触系统后的重整氢气进行脱氯,可使脱氯罐出口氢气中HCl含量小于0.5 mL/m3,脱氯剂使用1.5年后,实际氯容达21.08%,床层压降基本未见增加,超过设计使用寿命0.5年,能满足连续重整装置氢气脱氯的需要。
催化剂
加氢处理催化剂失活模型的建立与研究
姚立松 穆海涛 王焕礼
2009, 40(8): 27-30. doi:
摘要
(
18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青岛炼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加氢处理装置实际生产数据,建立了加氢处理催化剂RN-32V的失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理论产品硫含量与实际产品硫含量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说明所建立的催化剂失活模型可以较准确地预测催化剂的失活速率及使用寿命,对于优化装置操作,确保装置长期稳定运转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用于棉籽油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酸催化剂研究
黄永茂 袁金磊 杨学林 李小云
2009, 40(8): 31-35. doi:
摘要
(
17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制出适用于棉籽油与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固体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比例、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等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n(Al):n(Zr):n(La)=1:0.4:0.08、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5h的条件下优化制备的S2O82-/Al2O3-ZrO2-La2O3固体酸催化剂,用于酯交换反应时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在反应温度150 ℃、醇油摩尔比12:1、固体酸催化剂用量为油质量的4%、反应时间6h的条件下产物中棉籽油甲酯含量达到95.8%,催化剂重复使用10次后甲酯含量仍维持在86%左右;制备得到的生物柴油质量达到国家柴油机燃料调合用生物柴油(BD100)标准。
基础研究
Braun K10法计算假组分体系气-液相平衡的数学模型
曹睿 王俊 刘艳升 蒋荣兴
2009, 40(8): 36-40. doi:
摘要
(
283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计算油品假组分体系气液相平衡的Braun K10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通过对Braun K10法的图表数据进行拟合,开发一套可替代图表计算的数学模型,低压范围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7.39%,高压范围模型的最大相对误差为8.54%。选取两个体系的文献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两个体系的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3.09%和3.18%,说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以焙烧高岭土为原料合成ZSM-5分子筛
王有和 李 翔 刘欣梅 阎子峰
2009, 40(8): 41-45. doi:
摘要
(
204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焙烧高岭土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ZSM-5分子筛,考察了晶化温度、晶化时间、模板剂用量以及投料硅铝比等因素对分子筛合成的影响,得出了最佳的合成条件:晶化温度为140~160℃,晶化时间为24h, n(TPAOH)/n(SiO2)=0.10,投料硅铝比为15:1。采用XRD,SEM,N2 吸附脱附等手段对最佳条件下所合成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焙烧高岭土为原料可以合成出结晶度相对较高、微孔分布集中于0.56 nm、晶粒大小约2μm的小颗粒ZSM-5分子筛。
烯烃对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的影响
王洪国 宋丽娟 靳玲玲 孙兆林
2009, 40(8): 46-49. doi:
摘要
(
173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含噻吩的模拟油为原料,考察不同烯烃类型及含量对Ce(IV)Y分子筛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静态脱硫试验结果表明,当模拟油中存在微量的烯烃(0.03%)时,对Ce(IV)Y的脱硫效果影响较小,随着烯烃含量的增加,Ce(IV)Y分子筛的深度脱硫能力显著降低。在相同烯烃含量时,不同烯烃类型对Ce(IV)Y分子筛的脱硫效果影响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5-己二烯 > 环己烯 > 1-己烯≈1-辛烯。吸附前后Ce(IV)Y分子筛样品的FT-IR分析结果表明,噻吩通过两种吸附模式作用在Ce(IV)Y分子筛上,Ce(IV)Y分子筛能够选择性吸附含微量烯烃(0.03%)的模拟油中的噻吩;而对烯烃含量高(3%)的模拟油脱硫时,分子筛直接和烯烃的双键发生强相互作用,占据吸附剂的活性位,导致Ce(IV)Y分子筛脱硫性能显著降低。
设备及防腐
Mg/Al氧化物催化高酸原油酯化降酸的研究
李子锋 田松柏 王子军
2009, 40(8): 50-53. doi:
摘要
(
16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地研究了Mg/Al氧化物作为酯化降酸催化剂的性能。实验证明镁铝氧化物具有催化高酸原油酯化反应的能力,以蓬莱19-3高酸原油为原料,当催化剂加入量(w)为1%、醇酸摩尔比为3:1、反应温度为250℃、反应时间为1h时,酯化反应降酸率达90.5%,催化剂多次重复使用后催化活性没有下降。经分析,催化剂表面碱性强度的改变是催化活性改变的原因,随着碱性增强,降酸率增加。蓬莱19-3原油经酯化降酸后,原油酸值降至0.5 mgKOH/g以下,经实沸点蒸馏后,各馏分油酸值比酯化前大幅下降。
NS倾斜长条立体复合塔板的流体力学特性研究
乔英云 田原宇 韩汝军 谢克昌
2009, 40(8): 54-58. doi:
摘要
(
17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 600 mm×220 mm矩形塔冷模装置上利用空气和水进行冷模试验,研究NS倾斜长条立体复合塔板的干板压降、湿板压降、雾沫夹带、泄漏等流体力学特性,并与F1浮阀塔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开孔为文丘里式、装有规整填料的NS-3倾斜长条复合塔板的干板压降和湿板压降比F1浮阀塔板低30%~35%,操作弹性比F1浮阀塔板提高近1倍,处理能力比F1浮阀塔板提高近1.7倍。
油品与添加剂
异辛酸锂汽油抗爆剂的制备及应用
王吉林 王璐璐 齐帮峰
2009, 40(8): 59-62. doi:
摘要
(
22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异辛酸与氢氧化锂反应制备异辛酸锂抗爆剂,通过正交设计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在LiOH与异辛酸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70 ℃时产品的质量收率最高,达93%。利用FT-IR对合成产品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增溶剂配方进行了考察。当混合增溶剂 [V(甲醇)∶V(MTBE)∶V(DMC)∶V(异丙醇)∶V(混合甲酚)=4∶2∶1∶1∶1]和异辛酸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85%和15%时异辛酸锂可以与汽油互溶。在油溶性和腐蚀性合格的前提下,对加剂后汽油的辛烷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当复合抗爆剂在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和90号汽油中的添加量(w)均为2%时,三种汽油的研究法辛烷值分别提高10.7,3.2和2.8个单位。
克拉玛依30号、50号硬质道路沥青的性能评价
王金勤 李明科 罗来龙
2009, 40(8): 63-67. doi:
摘要
(
15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以克拉玛依环烷基稠油为原料采用丙烷脱沥青-调合工艺生产的30号、50号硬质道路沥青产品的性质进行分析,并进行PG分级评定和混合料性能评价试验。产品性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产品分别符合JTG F40-2004规范的30号B、50号A硬质道路沥青指标要求;PG分级评定结果表明,克拉玛依30号、50号道路沥青分别达到PG76-22、PG70-22的技术要求;沥青混合料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混合料车辙动稳定度、水稳定性及低温弯曲应变性能均满足《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两种产品路用性能良好,未出现车辙和拥包等路害现象。
喷气燃料组成对润滑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张翠君 陶志平 刘保民
2009, 40(8): 68-70. doi:
摘要
(
2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加氢喷气燃料主体烃组分对燃料润滑性的影响。根据喷气燃料的组成,选择代表喷气燃料不同组分的纯化合物,建立简单的模拟系统,研究其对喷气燃料润滑性的贡献。结果表明,碳数相同的烃组分中润滑性以芳烃最好,其次为烯烃、环烷烃,链烷烃最差。将四氢萘、二甲苯和1-癸烯按比例加入到加氢喷气燃料基础油中,四氢萘对燃料润滑性的改善优于1-癸烯和二甲苯;对燃料润滑性起主要作用的是在加氢喷气燃料中含量很少的四氢萘和烯烃,含量多的二甲苯对喷气燃料润滑性的影响很小。
其它
工程设计中二三维校验的探索和实践
胡素萍
2009, 40(8): 71-73. doi:
摘要
(
157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阐述了二三维校验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描述了二三维校验的工作流程。并通过对某工程项目应用实例的分析,总结了二三维校验在工程设计中应用的经验,对进一步深化二三维协同设计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