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4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9-04-12
催化剂
硫化型加氢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徐黎明 高玉兰 李崇惠 陈光
2009, 40(4):  1-4.  doi:
摘要 ( 16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常规金属无机盐及硫化剂为原料合成硫化物前驱体,在硫化物前驱体溶液中加入添加剂配成浸渍液,浸渍载体制成硫化型加氢催化剂。通过XPS、SEM-EDS、微反评价等分析方法对硫化型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硫化型催化剂的硫有效利用率和硫化度均比目前广泛应用的器外预硫化催化剂高;硫化型催化剂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分布均匀且硫化完全,生成了高活性的NiMoS活性相,硫化型催化剂加氢活性高。
烷烃芳构化Pt/KL催化剂失活与再生的研究
张玉红 薛炼 马爱增
2009, 40(4):  5-8.  doi:
摘要 ( 18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表征了失活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晶相、积炭量和Pt晶粒粒度,并与新鲜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积炭堵塞L分子筛孔道和Pt晶粒聚集长大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同时考察了烧炭温度对催化剂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烧炭可以有效恢复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反应性能,并且低温烧炭可减缓Pt晶粒的烧结,有利于催化剂的再生,适宜的烧炭温度为370℃。
硫化物对Ni/Al2O3催化剂加氢性能的影响
苏晓云 李学宽 杜明仙 吕占军
2009, 40(4):  9-13.  doi:
摘要 ( 196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考察了多种硫化物对镍催化剂上苯乙烯和环己烯加氢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70 oC和1.0 MPa时,二硫化碳、二甲基二硫醚、噻吩、正丁基硫醇、二甲基硫醚都会使镍催化剂上的环己烯和苯乙烯中苯环的加氢活性降低。在硫含量相同的情况下,以上几种硫化物对苯乙烯中苯环加氢的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二甲基硫醚≈二甲基二硫醚>噻吩>二硫化碳>正丁基硫醇。对于环己烯加氢的毒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二甲基二硫醚>正丁基硫醇>二硫化碳>二甲基硫醚>噻吩。二硫化碳是苯乙烯中共轭烯烃加氢快速失活的主要硫化物。随着二硫化碳含量的增加,苯乙烯中共轭烯烃加氢活性下降程度增大;随温度升高,其加氢活性下降程度减小。
改性Y型分子筛对FCC汽油脱硫效果的研究
朱赫礼 宋丽娟 高翔 孙兆林
2009, 40(4):  14-17.  doi:
摘要 ( 20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二次离子交换法将NaY分子筛与硝酸铈溶液加热到100℃持续进行搅拌交换4 h,制成CeY分子筛,然后在不同条件下用NaY,Ce(Ⅲ)Y,Ce(Ⅳ)Y 分子筛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利用微库仑综合分析仪对处理过的FCC汽油样品进行硫含量测定。静态吸附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在吸附时间为4 h、室温(20℃)、剂油比为1﹕2、转速为40r/min的条件下,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效果最佳,其中Ce(Ⅳ)Y分子筛的吸附脱硫效果最好。动态吸附脱硫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积空速为5.0 h-1时, Ce(Ⅳ)Y分子筛吸附容量较大,为0.46 mg(S)/g吸附剂。
间苯二甲腈催化剂改进工业性试验研究
舒均杰 王罗强 李平辉 肖冬良
2009, 40(4):  18-21.  doi:
摘要 ( 15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100 t/a折流板流化反应床间苯二甲腈生产装置上对间苯二甲腈改进型催化剂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改进的NT-02催化剂相比较,采用NT-05改进催化剂时,产品纯度提高了1.1个百分点;产品平均收率提高了6.8个百分点;NT-05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耐磨损和活性稳定性,采用该催化剂可适当提高生产负荷,但生产负荷操作弹性上限应限制在10%以内。进一步的最终产品生产实践证明,采用NT-05改进型催化剂为后续产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综合经济效益可达约200万元/a。
基础研究
SAPO-34分子筛在水热环境中的失活研究
欧阳颖 罗一斌 舒兴田
2009, 40(4):  22-25.  doi:
摘要 ( 18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XRD,BET,NMR,IR等手段对水热老化前后的SAPO-34分子筛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水热老化没有破坏SAPO-34分子筛的晶体结构,而是使分子筛中的Si进行了重新分布,导致分子筛强酸中心减少,弱酸中心增加,活性下降。
燃气组分变化对重整燃烧器燃烧过程及炭粒生成的影响
孙毅 毛羽 王娟 窦从从
2009, 40(4):  26-30.  doi:
摘要 ( 185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连续重整加热炉燃烧器的流动和燃烧过程进行研究,分别考察氢气、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五种不同的气体燃料对燃烧过程的影响,重点研究在燃烧不同气体燃料时的燃烧状况和火焰形状的变化情况及形成原因,同时考察燃气组分变化对炭粒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较轻的燃料燃烧迅速,具有较短的刚直火焰,辐射段出口烟气温度较低,燃烧充分,炭粒生成较少;较重的燃料与空气混合慢,火焰较长,辐射段出口烟气温度较高,未完全燃烧的燃料在很大区域存在,炭粒生成较多,并可能形成结焦。
设备及防腐
含硫油品储罐自燃性的研究
万鑫 赵杉林
2009, 40(4):  31-34.  doi:
摘要 ( 17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含硫油品储罐内壁铁的腐蚀产物Fe2O3,Fe(OH)3,Fe3O4与湿H2S气体在没有O2存在的室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铁化物,硫铁化物氧化放热是引起含硫油品储罐着火的主要原因。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不同环境温度下Fe2O3,Fe(OH)3,Fe3O4硫化反应生成的硫铁化物进行分析,通过绘制硫化产物氧化升温曲线,研究不同条件对储罐自燃的影响,并且对Fe2O3,Fe(OH)3,Fe3O4常温硫化产物结构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环境温度下生成的硫化产物的类型不同。随着硫化过程中环境温度的升高,硫铁化物的自燃性增强。不同铁氧化物生成的硫化产物的表面结构不同,可能是造成其硫化产物自燃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旋流净化器用于净化MTBE装置碳四原料
吴斐 房刚 冯建刚 李斌
2009, 40(4):  35-38.  doi:
摘要 ( 20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解决MTBE装置原料杂质问题,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在MTBE装置一级反应器碳四原料进料前安装了一台旋流净化器。碳四旋流净化器投用后除胺碱效果明显,净化了原料,MTBE装置所用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大大提高,MTBE产量增加,节约了催化剂也减少了废剂排放。
油品与添加剂
生物柴油的成分对提高超低硫柴油润滑性影响的研究
沈本贤 林宝华 赵基钢
2009, 40(4):  39-42.  doi:
摘要 ( 21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玉米油、向日葵油、橄榄油为原料制备的生物柴油掺入到加氢裂化柴油中,生物柴油掺入量为0.5%以上,可使加氢裂化柴油磨痕直径小于460 μm。以生物柴油中几种典型成分油酸甲酯、亚油酸甲酯、油酸、丙三醇、甘油油酸酯及其复配为添加物,考察了其对加氢裂化柴油润滑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柴油的主要成分油酸甲酸、亚油酸甲酸对加氢裂化柴油的抗磨性能远不如生物柴油效果明显,微量的油酸、油酸甘油酯等极性杂质对提高加氢裂化柴油的润滑性效果显著。生物柴油掺入加氢裂化柴油中,起关键作用的不是脂肪酸单酯类混合物,而是生物柴油中的极少量游离脂肪酸、丙三醇以及部分参加反应的单酰甘油、二酰甘油和未参加反应的残留物三酰甘油等极性杂质。
硫化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在菜籽油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方建华 董凌 陈波水 王九
2009, 40(4):  43-46.  doi:
摘要 ( 21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蓖麻油分子中引入硫,合成了一种新型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SCO),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了表征。通过四球试验机考察了SCO在菜籽油中的抗磨性能与极压性能,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其磨痕表面元素进行分析,探讨该类添加剂的极压抗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硫化蓖麻油润滑添加剂在菜籽油中具有优良的极压抗磨和减摩性能,其润滑作用机理是由于长链蓖麻油分子的载体作用、硫的高反应活性以及二者的协同作用与摩擦金属表面形成了一层高强度的吸附膜和(或)摩擦化学反应膜。
加工工艺
FCC汽油轻芳烃组分氧化萃取脱硫工艺研究
张晓飞 徐新良 徐亚荣 王吉德
2009, 40(4):  47-51.  doi:
摘要 ( 17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水热晶化法合成了含钛中孔分子筛Ti-MCM-41,并以此分子筛为反应催化剂,用催化氧化法对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进行脱硫研究,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剂油体积比、双氧水体积分数对催化裂化汽油脱硫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为: 双氧水体积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剂油体积比;以Ti-MCM-41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反应时间60 min、反应温度70 ℃、剂油体积比为1:1、双氧水体积分数为3%的工艺条件下可使催化裂化汽油轻芳烃组分的硫含量从1 056.0μg/g降低到264.2μg/g。
燃料型炼油厂提高轻质油收率加工方案的比较
曾宿主 王子军 龙军
2009, 40(4):  52-56.  doi:
摘要 ( 18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工艺路线经济技术评价模型系统的基础上,对沙特轻质、沙特重质原油各50%的混合原油进行提高轻质油收率加工方案的研究。对渣油脱碳型、渣油加氢型、渣油脱碳-渣油加氢组合型工艺13个不同加工方案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轻质油收率由高到低的加工方案为:渣油加氢型方案≈渣油脱碳-渣油加氢组合型方案>渣油脱碳型方案;在高油价条件下,经济效益由高到低的加工方案为:渣油加氢型方案>渣油脱碳-渣油加氢组合型方案>渣油脱碳型方案。
溶剂抽提法处理油砂的研究
许修强 王红岩 郑德温 曹祖宾
2009, 40(4):  57-60.  doi:
摘要 ( 238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溶剂抽提法对蒙古露头油砂进行处理,实验筛选出了最佳抽提试剂为120号溶剂油,综合考察了抽提温度、剂砂质量比、抽提时间等工艺操作条件对油砂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提温度75℃、剂砂质量比3:1、抽提时间40min的条件下,120号溶剂油处理油砂可使油提取率达95%以上,回收溶剂油可循环重复利用。该方法经济可行,为油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分析与评定
二维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内燃机油粘度指数性能的研究
雷猛 冯新泸
2009, 40(4):  61-65.  doi:
摘要 ( 181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常规近红外光谱技术测试内燃机油性能指标的不足,提出了以电压为外扰方式,获取内燃机油二维近红外光谱的技术。对内燃机油样品进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可以定性分析内燃机油粘度等级。使用来自不同厂家、不同质量等级的35个内燃机油样品建立多维偏最小二乘(N-PLS)模型对内燃机油粘度指数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内燃机油的二维近红外光谱中含有与粘度指数相关的信息,使用N-PLS模型能够实现对内燃机油粘度指数的定量分析。该方法的提出为研究复杂对象性能指标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其它
从石化领域专利谈技术思想的延伸保护
王奎
2009, 40(4):  66-69.  doi:
摘要 ( 16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石化领域具体案例对专利中技术思想的延伸保护、实现方式及影响因素进行讨论。指出以某一特定的专利中技术思想为平台,可能引发高度相关专利的成群出现,呈现明显的专利"簇"的特征。而专利可能为申请人带来的最大利益通常源于"簇",而非单个专利的价值。重视专利中技术思想的延伸保护的目的就在于追求这种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