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4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09-10-12
催化剂
正庚烷在沸石催化剂上芳构化反应研究
刘全杰 方向晨 贾立明 徐会青
2009, 40(10):  1-3.  doi:
摘要 ( 17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正庚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微型反应器装置上考察了催化剂的酸量、酸强度分布以及沸石含量对其在芳构化反应过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ZSM-5沸石催化剂具有很好的芳构化反应活性,其芳构化反应活性不仅取决于催化剂的酸量和金属活性中心数,而且与催化剂上B酸位的分布密切相关,尤其是B酸位之间的距离。
HZSM-5分子筛催化苯与草酸二乙酯的烷基化反应
李永昕 杨延涛 薛冰
2009, 40(10):  4-7.  doi:
摘要 ( 155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气固相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器研究了HZSM-5分子筛催化苯与草酸二乙酯的烷基化反应。考察了硅铝比对分子筛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的影响,采用吡啶吸附红外和氨气-程序升温脱附等手段对不同硅铝比的HZSM-5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硅铝比为200的分子筛对该反应显示了良好的催化性能。此外还考察了温度、原料配比、空速等条件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度为653 K、苯与草酸二乙酯的摩尔比为4:1、空速为1 h-1的条件下,苯的转化率可以达到38.7%,乙苯的选择性可以达到84.2%。
高岭土原位合成纳米Y型分子筛的研究
熊江喜
2009, 40(10):  8-12.  doi:
摘要 ( 170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苏州高岭土为原料,经过高温焙烧、低温制备合成液、原位晶化等方法合成出结晶度较高的纳米Y型分子筛,并采用XRD,SEM,TG-DTG,N2吸附等手段对该分子筛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用苏州高岭土为原料可以原位合成出结晶度较高、无杂晶的纳米Y型分子筛,粒度在100 nm左右。所得分子筛比表面积较大,孔径分布较集中,热和水热稳定性较好。
基础研究
直馏柴油馏分凝点、倾点、冷滤点的相关性研究
魏宇彤 田松柏
2009, 40(10):  13-18.  doi:
摘要 ( 20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不同基属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倾点、冷滤点及其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基属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倾点具有比较好的相关性;石蜡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低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好,而含硫及高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差;石蜡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相关性较差,低硫中间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有一定的相关性,含硫及高硫中间基原油各柴油馏分的倾点与冷滤点相关性差; 环烷基原油柴油馏分的凝点与冷滤点、倾点与冷滤点的相关性都比较好。
吸附剂表面性质对柴油碱性氮化物吸附脱除的影响
韩姝娜 刘晨光
2009, 40(10):  19-24.  doi:
摘要 ( 162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硅胶、改性硅胶、活性白土和γ-Al2O3四种吸附剂进行柴油吸附脱除碱性氮化物试验以及BET分析和吡啶吸附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室温下硅胶在拐点前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改性硅胶吸附碱性氮化物的吸附等温式为: ;γ-Al2O3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活性白土的碱性氮化物吸附等温式为: 。研究发现,吸附剂比表面积不是吸附脱除柴油碱性氮化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孔径小于3.5nm时会阻碍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扩散,降低吸附剂吸附容量。碱性氮化物在吸附剂表面的吸附作用以化学吸附为主, 随着吸附剂表面酸中心增加,吸附剂对碱性氮化物的吸附容量增加。
波纹管管内降膜流动与传热特性的研究
孙荷静 朱冬生 吴治将 唐新宜
2009, 40(10):  25-29.  doi:
摘要 ( 18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CFD软件模拟分析流体在竖波纹管和竖直圆管内的降膜流动情况,采用立式蒸发式冷凝器试验平台,在不同喷淋密度下,测量温度和流量等参数,计算波纹管管内各相间传热传质系数,并与相同参数(流速、温度)条件下圆管管内传热传质系数进行比较。模拟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喷淋密度下,波纹管竖管内水膜分布较圆管均匀;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喷淋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水膜传热系数、空气-水当量传热系数、总传热传质系数均增大,且波纹管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圆管。
加工工艺
Fe-ZSM-5分子筛上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工艺条件研究
范卓 李建伟 米冠杰 陈标华
2009, 40(10):  30-33.  doi:
摘要 ( 160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Fe-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N2O一步氧化苯制苯酚的工艺条件进行了实验研究。以单因素实验法系统考察了温度、苯与N2O摩尔比和空速对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基于L16(45)正交实验设计确定相对适宜的氧化工艺条件为:温度400℃、苯与N2O摩尔比5.0∶1、空速6000h-1,在此条件下苯酚收率为45.28%,N2O转化率为89.28%,苯酚选择性为50.72%。
乙苯选择性氧化制苯乙酮的实验研究
周桂林 马 丽
2009, 40(10):  34-38.  doi:
摘要 ( 23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V2O5和H3PO4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法制得VPO催化剂,用于乙苯选择性催化氧化。研究了反应条件对乙苯选择性氧化制苯乙酮的影响,并用XRD对VPO催化剂的物相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VPO催化剂是由V4+的(VO)2P2O7物相和V5+的VOPO4物相组成;冰醋酸为该催化反应体系的最佳溶剂;当反应温度为343 K、催化剂用量为30 mg、乙苯用量为10.0 mL、冰醋酸用量为10.0 mL、H2O2用量为10.0 mL时,目的产物苯乙酮收率可达17.2 %。
聚乙烯胺用于直馏柴油脱酸的实验研究
唐晓东 王萍萍 曹约良 马小平
2009, 40(10):  39-42.  doi:
摘要 ( 20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以聚乙烯胺(PVAm)作主剂的脱酸剂对直馏柴油进行了脱酸实验,并考察了柴油脱酸过程中主要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脱酸剂中PVAm与原料油中环烷酸的摩尔比为5.0、剂油体积比为0.02、反应温度和相分离温度均为50℃、反应时间20s、相分离时间为60min、萃取级数为3的操作条件下,脱酸剂可将苏丹柴油酸度从102.7 mgKOH/(100mL)降至6.0 mgKOH/(100mL),脱酸率高达94.2%,精制油收率达到99.6%,精制油质量达到GB 252-2000产品质量指标。脱酸剂经高温水解再生,可以重复使用。此脱酸剂用于直馏柴油脱酸具有脱酸剂用量小、可循环利用、再生能耗低、绿色环保等优点。
油品与添加剂
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李建明 仇建伟 李桂云 王爱勤
2009, 40(10):  43-45.  doi:
摘要 ( 17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一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S-(2-巯基苯并噻唑)O,O/-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酯的制备过程及其性能。采用旋转氧弹法、PDSC法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在矿物基础油中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性能以及与几种抗氧化和抗磨添加剂间的协同性能。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抗磨损性能,并与添加剂lube-515复配时具有较好的协同性能。
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合成工艺研究
曲江
2009, 40(10):  46-50.  doi:
摘要 ( 168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磺酸盐高碱化反应的研究,考察了促进剂种类等主要影响因素,开发了高效促进剂一步法合成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新技术。中试及大规模工业应用结果表明,与"两步法"技术相比,新技术工艺步骤减少了40%,生产周期缩短了近50%,有效收率提高了5%以上,待回收溶剂减少了13%,生产的高碱值烷基苯磺酸钙产品质量稳定,清净分散性好。
加氢基础油对添加剂溶解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影响的研究
崔宝印
2009, 40(10):  51-53.  doi:
摘要 ( 190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加氢基础油对添加剂的溶解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的影响, 并与溶剂精制基础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加氢基础油对丁二酰亚胺无灰分散剂、高碱值硫化烷基酚钙、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具有较好的溶解性能,对研究的高碱值磺酸钙的溶解性较差;基础油中的芳烃含量影响极压抗磨剂在摩擦表面的吸附,在芳烃含量低的基础油中,极压抗磨剂有更好的使用性能。
设备及防腐
高酸原油自催化酯化反应的原因探讨
李子锋 田松柏 王子军
2009, 40(10):  54-58.  doi:
摘要 ( 17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10种国内外高酸原油在无外加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酯化降酸试验,分析原油性质与酯化降酸率之间的关系,探讨高酸原油自催化酯化反应的原因。结果表明,高酸原油自催化酯化降酸反应的主要原因是原油中以羧酸盐形式存在的钙充当了酯化催化剂,钙含量为140~300μg/g时催化酯化降酸效果较好。鉴于原油加工过程对钙含量的要求,高酸原油并不适于采用自催化直接酯化降酸。
一种固体粉料连续混合机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田志鸿 周健 吕庐峰
2009, 40(10):  59-62.  doi:
摘要 ( 187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固体粉料流动特性与混合设备混合特点,结合粉体在连续混合机内的受力情况和有关粉体力学知识,总结出一套连续混合机各主要工艺参数计算方法,并用该方法对设计的一套应用规模的催化剂连续混合机进行详细工艺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应用规模混合机粉体流动雷诺数与试验装置基本接近,粉体流动状态相似;各相对应部位的粉体质量流率也接近,功率计算结果在常规范围内。当处理量增大10倍时,混合机内最大粉体质量流率低于松散粉料立管的极限流率,表明设计方法可靠。
节能
运用流程模拟技术优化焦化装置分馏塔用能
陈微 杜才万
2009, 40(10):  63-66.  doi:
摘要 ( 19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Aspen流程模拟软件,对九江分公司1Mt/a延迟焦化装置分馏塔的用能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优化回流取热比例,增加高温位蜡油和中段循环取热,提高原料油进分馏塔温度,明显提高了分馏塔底温度,减少了加热炉瓦斯耗量,提高了分馏塔用能效率,使得装置能耗大幅度降低,每年节能降耗效益达200万元。
分析与评定
多维气相色谱在汽油及汽油馏分烃组成快速分析中的应用
马春阳 原敏
2009, 40(10):  67-70.  doi:
摘要 ( 147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汽油的烃组成,特别是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是汽油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基于现行方法测定这些项目存在精密度较差、分析周期长等问题,采用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尝试测定了延长石油集团永坪炼油厂成品汽油和汽油馏分中的烯烃、芳烃和苯含量。成品汽油中烯烃、芳烃和苯含量(φ)重复测定6次的最大偏差分别为0.5%,0.3%,0.02%。新方法的使用在提高测定准确性和精密度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实验费用,为汽油产品质量和生产装置的平稳运行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