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09年 第4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12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高油价时代渣油加工工艺路线的选择
曹湘洪
2009, 40(1): 1-9. doi:
摘要
(
24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减压渣油采用延迟焦化工艺加工的优缺点,提出走向后石油时代,石油价格越来越高,渣油加工不宜采用焦化路线;渣油中重金属含量比较低时,可选择渣油加氢处理工艺;渣油中重金属含量比较高时,应采用溶剂脱沥青-沥青气化-F-T合成工艺路线加工,轻质油收率高,加工流程相对简单,是比较经济合理的渣油加工路线。
加工工艺
MIP系列技术汽油的组成特点及辛烷值分析
许友好 屈锦华 杨永坛 徐莉
2009, 40(1): 10-14. doi:
摘要
(
242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已运行的MIP装置汽油辛烷值进行统计和汽油加氢试验。统计数据表明,MIP系列技术的汽油辛烷值明显高于FCC汽油的辛烷值;汽油加氢试验结果表明,MIP汽油经加氢后辛烷值损失明显低于FCC汽油。通过对MIP和FCC汽油组成分析,发现MIP汽油组成含有较多的多支链烯烃、异戊烷和异己烷,基于碳六烃的辛烷值模型,可以定量地解释MIP汽油辛烷值高和加氢MIP汽油辛烷值损失低的原因。
提高尾油质量技术在高压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
杨有亮 唐汇云 孔健
2009, 40(1): 15-18. doi:
摘要
(
192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提高尾油质量的加氢裂化技术及配套的RN-32/RHC-1催化剂在燕山分公司2.0 Mt/a高压加氢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并对应用过程进行了分析。装置运行近1年后,进行了工业标定。结果表明,燕山加氢裂化装置在105%负荷下,加工减压蜡油和焦化蜡油,可获得40%左右的优质尾油用于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及其它轻质产品,产品分布理想,性质优良。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燕山分公司下游制乙烯装置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使高压加氢裂化成为油化一体化的核心装置。
功率超声下柴油的深度氧化-吸附脱硫实验研究
董丽旭 赵德智 宋官龙 曹娜
2009, 40(1): 19-22. doi:
摘要
(
18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功率超声下柴油氧化脱硫工艺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Fe盐、Cu盐的加入和不同吸附剂及其用量对脱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H2O2作为氧化剂,无机混合酸(硫酸与磷酸等体积混合)和Fe盐作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50 ℃, 柴油体积为80 mL,H2O2体积为1.2 mL,无机酸)体积为1.2 mL,Fe与H2O2质量比为30/100,在功率超声作用下将柴油氧化,氧化后的油样用等体积的2 mol/L KOH溶液进行碱洗;碱洗后的油样,用经硝酸氧化处理的活性炭进行吸附, 剂油体积比为20/10,脱硫后柴油中的硫含量从起始的699.12 μg/g下降到16.08 μg/g,脱硫率为97.70%,油收率为90.87%。
甲基咪唑对直馏柴油进行脱酸的研究
侯明慧 祝曾婷 施力
2009, 40(1): 23-25. doi:
摘要
(
211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甲基咪唑作为脱酸剂,对柴油中的酸性组分进行深度脱除。考察了脱酸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脱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V(甲基咪唑)/V(柴油)=0.5、反应温度353 k、反应时间1 h的条件下,柴油中酸的脱除率为97. 6%,同时可得到副产物甲基咪唑环烷酸离子液体。
剪切工艺条件对SBS改性沥青性质的影响
王涛 才洪美 田奕 张玉贞
2009, 40(1): 26-29. doi:
摘要
(
195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剪切频率、剪切时间和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软化点、25 ℃针入度、5 ℃延度、PI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时间与剪切速率对提高软化点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增加剪切时间与剪切速率在促进SBS颗粒空间三维网状结构形成、提高软化点的同时,限制了其低温塑性变形(5 ℃延度),降低了PI值;发育时间对SBS改性沥青性能影响相对较小。工艺参数对25 ℃针入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确定SBS改性沥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剪切时间90 min,发育时间30 min ,剪切速率4 000 r/min。该条件下制备的改性沥青能够满足SBS类(I-C)的技术要求,同时提出可以通过调整某个工艺参数,有针对性地改善改性沥青某一方面的性质。
低碱值合成磺酸钙工艺研究
曲江
2009, 40(1): 30-33. doi:
摘要
(
16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磺酸盐低碱化工艺反应过程的探索,考察了促进剂种类、氢氧化钙用量和反应温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开发了使用无氯且不含甲醇新型促进剂的直接钙化法合成技术。该技术生产周期短,废渣少且没有待回收溶剂,单釜利用率近90%,有效原料利用率高达96%以上,生产的低碱值磺酸钙产品质量稳定,清净分散性好。
基础研究
H2S对FCC汽油硫化物生成的影响
唐津莲 许友好 程从礼 汪燮卿
2009, 40(1): 34-38. doi:
摘要
(
204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器中,在反应温度400~500℃、剂/油质量比6、质量空速10h-1条件下,考察了H2S 对硫醇、噻吩等FCC汽油硫化物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CC催化剂上,H2S与汽油烯烃发生反应主要生成噻吩、烷基噻吩和少量硫醇,且在不同分子筛类型催化剂上,在不同温度下硫化物生成量均随着反应体系H2S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线性增长。但是,由于受催化剂性质的影响及催化剂对汽油烯烃转化程度的影响,稀土Y催化剂上硫化物生成量及随反应体系H2S质量分数增高生成硫化物的增长幅度高于择形分子筛催化剂;受温度对硫化物生成的热力学与动力学常数影响及温度对烯烃转化程度的影响,硫化物生成量及其增长幅度在450℃时最高,在500℃时最低。
PtLiLa/γ-Al2O3催化剂上柴油水蒸气重整制氢实验研究
周琦 郭瓦力 任洪宝 李轶峰
2009, 40(1): 39-42. doi:
摘要
(
20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PtLiLa/γ-Al2O3催化剂。以-10号柴油为原料,在固定床管式反应器中研究了温度、水碳比、空速对PtLiLa/γ-Al2O3催化剂上柴油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采用XRD和SEM方法对反应后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tLiLa/γ-Al2O3催化剂对柴油水蒸气重整制氢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且稳定性良好。在温度680 oC,水碳摩尔比22,柴油空速0.3 h-1条件下,H2产率为28.66 mol/mol。
设备及防腐
一种新型水热旋转老化装置在催化裂化催化剂微反活性评价中的应用
王莉 刘兰华 田爱珍 高雄厚
2009, 40(1): 43-47. doi:
摘要
(
20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鲜的催化裂化催化剂活性高且不稳定,不能反映其在应用中的情况,目前普遍采用新鲜催化剂在高温水蒸气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后,再测定其活性的评价方法。水热旋转老化装置是一种新型的老化装置,其特点是多个催化剂样品在水平旋转状态下同时进行老化,实验结果表明,旋转老化重复性好,效率高。进行同种催化剂8个样品老化时,测得老化后催化剂活性的平行误差不大于1%。旋转老化与微反活性评价配合,可以提高裂化催化剂的评价效率和准确性。
加氢裂化空冷器管束衬管结构的优化设计
刘伟 宣征南 冀晓辉
2009, 40(1): 48-51. doi:
摘要
(
211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FLUENT平台对加氢裂化装置空气冷却器管束入口衬管的直角尾部结构对流动的影响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尾部直角结构使流体在该处产生漩涡,并对下游一定区域造成影响,在衬管尾部后区域产生的高剪应力区加强了流体对换热管壁的冲刷作用。对90°直角、45°倒角及1∶10锥度三种衬管尾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表明,45°倒角结构优于直角结构,而1∶10锥度结构最佳。
油品与添加剂
聚α-烯烃蜡的合成
张建雨 陈盛 李慧慧 郑义红
2009, 40(1): 52-55. doi:
摘要
(
24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以1-十六烯和1-十八烯为原料,采用实验室制备的Ziegler-Natta负载型催化剂及市售三乙基铝(TEAl)助催化剂,通过本体聚合的方法,在常压下制备低规整度的聚α-烯烃蜡。考察了不同聚合条件如主催化剂浓度、铝钛摩尔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以及加入外给电子体二苯基二甲氧基硅烷(DDS)对共聚物的粘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主催化剂浓度为1.5 g/L、铝钛摩尔比30、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聚α-烯烃蜡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 012,滴熔点58.2 ℃,闪点240 ℃,运动粘度4 600 mm2/s,吸油值32.5 g/100 g。
过氧化氢氧化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的研究
宋华 李艳 董占元 王君
2009, 40(1): 56-60. doi:
摘要
(
250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液相氧化对叔丁基甲苯(PTBT)合成对叔丁基苯甲酸(PTBA)的反应,考察了各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反应条件为:以醋酸钴(Co(AC)2)为催化剂、催化剂与PTBT的摩尔比为0.055 4、促进剂用量0.04 mol、溶剂与PTBT摩尔比9.78、乙酸酐用量0.10 mol、反应温度80 ℃、反应时间7 h,在该反应条件下,对叔丁基甲苯转化率为97.66%,对叔丁基苯甲酸收率为89.20%。
聚季铵盐絮凝剂PEFD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郭明红 叶天旭 李秀妹 张予辉
2009, 40(1): 61-64. doi:
摘要
(
48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环氧氯丙烷(E)、二乙胺(F)和乙二胺(D)为原料合成了有机阳离子絮凝剂PEFD,对其电荷密度、特性粘度以及絮凝性能进行了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PEFD絮凝剂的最佳合成条件为:nF / nD=8.82,采用E缓慢滴入(F+D)的加料方式 ,反应温度50 ℃,反应时间3 h。在加药量为10 mg/L时,PEFD絮凝剂的浊度去除率为92.72%,明显优于商品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
纳滤软化海水配制驱油聚合物溶液的研究
郑雅梅 成怀刚 王铎 高从堦
2009, 40(1): 65-68. doi:
摘要
(
175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海上油田注聚用水短缺的问题,开展了对纳滤软化海水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研究。考察了不同纳滤软化海水所配制聚丙烯酰胺溶液的粘度,发现配聚用海水经过纳滤软化可使聚丙烯酰胺溶液粘度增加2.7~9.6倍。对软化海水所配聚丙烯酰胺溶液进行了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表明,NFI的聚丙烯酰胺溶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90天内溶液粘度保留率在70%以上,且符合油藏温度条件下聚驱溶液粘度在30 mPaos以上的指标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