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07年 第38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07-07-12
加工工艺
海南炼油项目清洁化总加工流程的优化
赵伟凡 孙丽丽 鞠林青
2007, 38(7):  1-5.  doi:
摘要 ( 20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了海南炼油项目加工8.0Mt/a含硫原油的清洁化总加工流程,着重论述了重油加工清洁化路线、装置大型化和国产化、全加氢炼厂、装置联合与集约化设计、清洁汽柴油生产、全厂轻烃集中回收和利用以及硫磺回收系统的优化等特点。该项目的运行对其它大型炼油项目的规划和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压加氢裂化技术加工高氮VGO的应用
庄宇 董建伟
2007, 38(7):  6-10.  doi:
摘要 ( 17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湛江东兴120万吨/年中压加氢裂化装置采用石科院开发的RMC技术,于2005年3月一次开车成功,并于12月进行了工业标定。数据表明,采用RMC技术可在氢分压相对较低的条件下实现高氮含量劣质VGO的加氢转化,所得产品分布合理,产品性质优良,RMC技术在120万吨/年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应用是成功的。
胺液净化技术在RFCC气体脱硫装置的应用
李彬 赵华
2007, 38(7):  11-13.  doi:
摘要 ( 185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解决洛阳分公司Ⅱ套重油催化裂化气体脱硫装置(Ⅰ)严重的腐蚀及其引起的运行周期短、干气和液化气H2S含量超标、以及胺消耗量大等问题,使用北京思践通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HT-825A胺液净化再生设备后,胺液中热稳盐含量从7.2%降到0.53%,胺液质量大为改善。从而气体中H2S含量下降,产品质量合格,溶剂消耗降低。
中和剂和缓蚀剂在加工高酸原油焦化装置分馏塔塔顶的应用试验
黄永章 赵玉军 程刚 董玉明
2007, 38(7):  14-17.  doi:
摘要 ( 169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JCF-2005RP-01A/B中和缓蚀剂在苏丹200Mt/阿原油焦化分馏塔顶的应用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油加注脱钙剂时,该剂能很好控制分馏塔顶冷凝系统的腐蚀,正常情况下酸性水中的铁离子含量能控制在1.5ug/g以下。

催化剂
Pt/KL催化剂的正己烷芳构化反应的研究
薛炼 张玉红 马爱增
2007, 38(7):  18-21.  doi:
摘要 ( 175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正己烷为反应探针分子,考察了Pt/KL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如焙烧温度、还原温度及还原时间对催化剂烷烃芳构化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经350℃焙烧、500℃下还原2小时后具有较高芳构化活性和选择性;通过分析表征失活催化剂的表面积、孔体积、积炭和Pt晶粒粒度,并与新鲜催化剂相比较,表明积炭堵塞L分子筛微孔和Pt晶粒聚集长大可能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Y型分子筛改性及负载贵金属催化剂的脱芳性能研究
胡成江 柳云骐 周永敏 刘晨光
2007, 38(7):  22-25.  doi:
摘要 ( 19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氟处理结合高温焙烧的方法对Y型分子筛进行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Y型分子筛出现扩孔现象,中孔比例大大增加。同时,调变了分子筛的酸性,有效地降低了分子筛过强的酸性。从改性分子筛复配的催化剂性能评价结果看出,裂化产物得到有效抑制,大分子产物也基本消失了。因此,氟改性结合高温处理工艺可以得到满足脱芳催化剂载体的分子筛。
还原温度对磷化工业催化剂噻吩HDS反应活性影响
魏军 李翠清 吴修栋
2007, 38(7):  26-29.  doi:
摘要 ( 187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磷酸氢二铵溶液对工业NiW催化剂进行了磷化处理,采用TG、XRD、BET对合成的磷化工业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还原温度对磷化工业催化剂噻吩HDS(加氢脱硫)反应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提高,磷化工业催化剂前体的起始磷化还原温度升高而磷化还原过程的失重率减小。还原温度对磷化的工业催化剂的体相结构影响很小;随还原温度的提高,磷化的工业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增加。磷化的工业催化剂有利于高温时的的噻吩HDS反应,其噻吩HDS转化率随还原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适宜的工业催化剂的磷化还原温度为550℃,此时该催化剂在300℃和360℃的噻吩HDS反应转化分别为61.15%和99.45%。
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在柴油氧化脱硫中的应用
赵地顺 李翔宇 李发堂 王娜
2007, 38(7):  30-33.  doi:
摘要 ( 20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制备含有Keggin结构的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分析该催化剂在柴油的空气氧化脱硫反应中的催化效果。氧化后柴油中的硫氧化物,从油品中萃取分离出来,以达到降低油品硫含量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pH=2~3),常温反应3小时,以极性溶剂萃取分离后,柴油的硫含量可降低85%以上。并通过WK-2D微库仑综合分析仪、红外光谱(FT-IR)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杂多酸相转移催化剂在柴油空气氧化脱硫工艺中的催化作用。

负载杂多酸催化剂的表征及催化合成乙酸正丁酯的研究
Ⅰ.负载杂多酸催化剂制备及表征

杜迎春, 郭金宝
2007, 38(7):  34-39.  doi:
摘要 ( 204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浸渍法,对硅胶、中性氧化铝、超稳Y沸石和β沸石分子筛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系列SiW12杂多酸负载型催化剂,研究了催化效果较好的硅胶及β沸石两种载体不同负载量的影响,并采用IR和XRD等手段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酸性载体即硅胶和β沸石上,可形成具有Keggin结构的SiW12杂多酸结晶,出现了明显的层状结构,而酸性沸石原有的IR与XRD特征峰变得弥散或消失。而中性氧化铝上进行负载后,没有明显的Keggin结构特征峰。

基础研究
介孔-微孔钛硅分子筛的合成、表征与评价
刘肖飞 赵瑞玉 刘晨光
2007, 38(7):  40-44.  doi:
摘要 ( 22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两步水热合成法合成介孔-微孔复合的钛硅分子筛,即首先合成具有微孔钛硅分子筛(TS-1)初级和次级结构单元的纳米簇,再将其引入到介孔孔壁结构中。采用XRD、BET、IR、UV-Vis等手段对所合成的介孔分子筛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分子筛的长程有序度较好,且具有相当大的比表面积,可达到1300m2/g,IR、BET表征显示成功地将TS-1分子筛的初级和次级结构单元引入到了介孔分子筛的孔壁中;在苯乙烯的环氧化反应中对环氧苯乙烷的生成有很好的选择性。
制备条件对纳米TiO2/ Al2O3复合载体性能的影响
姜丽丽 胡晓丽 王海彦
2007, 38(7):  45-49.  doi:
摘要 ( 180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TiO2/ Al2O3复合载体,并用XRD、BET和TEM等手段对复合载体进行了表征。讨论了模板剂与硝酸铝的比例对TiO2/ Al2O3复合载体物理性质的影响,观察了TiO2/ Al2O3复合载体的形貌,对不同钛含量对复合载体晶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考察了以TiO2/ Al2O3为载体催化剂的选择加氢活性。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得的TiO2/Al2O3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及较集中的孔分布。复合载体中的TiO2和Al2O3分别以锐钛矿和γ- Al2O3晶型存在。随着模板剂加入量的增多,TiO2/Al2O3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平均孔径均逐渐增大,当其与Al(NO3)3的比例为0.5时达到最佳点。不同钛铝比合成的样品中TiO2的衍射峰相对较弱,表明TiO2高度均匀分散在Al2O3的表面。从催化活性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以TiO2/ Al2O3复合体负载MoP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选择加氢活性。
含油污泥热解动力学特性研究
陈爽 刘会娥 郭庆杰
2007, 38(7):  50-53.  doi:
摘要 ( 19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热重分析仪对胜华炼油厂的含油污泥在氮气气氛下进行热重分析,考察在5 ℃omin-1、10 ℃omin-1和15 ℃omin-1的升温速率下的热重曲线并分析其热解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污泥热解分为二个阶段:水份的析出阶段和有机物的热解反应阶段。对主要的有机物热解阶段采用微分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确定污泥热解机理方程,并求出反应动力学活化能E和频率因子A。温度范围为200℃-450℃反应级数为2级,温度范围为450℃-900℃反应级数为0.8级,在不同升温速率下两个温度范围的活化能变化不大。
油品与添加剂
L-DRB/A10全封闭冷冻机油的研制
牛豫 王娟
2007, 38(7):  54-59.  doi:
摘要 ( 22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产品规格、基础油、添加剂的研究和压缩机试验,研制了L-DRB/A10全封闭冷冻机油。L-DRB/A10全封闭冷冻机油是一种适用于以异丁烷为冷媒的封闭式制冷压缩机专用润滑油,具有良好的低温性、热-化学稳定性、电绝缘性及润滑性,与封闭式制冷压缩机同寿命,能够满足封闭式制冷压缩机运行工况的要求。
喷气燃料无灰抗静电剂电导率储存影响研究
刘婕 曹文杰 薛艳 王树雷
2007, 38(7):  60-63.  doi:
摘要 ( 223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T1502抗静电添加剂加入喷气燃料中,电导率在储存中的衰减趋势和规律,并讨论了电导率衰减的原因及机理。提出了避免喷气燃料储存中电导率衰减的一些有效方法,从而抑制喷气燃料在储存中电导率严重衰减现象,确保喷气燃料安全使用。
设备
导向挡板布置方式与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
张永民 卢春喜 时铭显
2007, 38(7):  64-69.  doi:
摘要 ( 21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500mm×30mm×6000mm的大型二维流化床冷模装置中详细研究了导向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对细颗粒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挡板的加入会对气泡产生破碎作用,同时对颗粒的轴向返混也会产生抑制作用,但不同的挡板布置方式和结构参数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挡板设置在床层中部对气泡的破碎效果最佳;挡板层数的增加有助于强化对气泡的破碎效果,同时还增强对颗粒轴向返混的抑制作用;较小的叶片间距将有助于破碎气泡,也有助于抑制颗粒轴向的返混;较小的叶片倾角将有助于抑制颗粒轴向的返混,但对气泡破碎的影响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