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2-07-12
上一期
下一期
综述
工程设计应对全球石油供求结构变化的思考
刘家明
2012, 43(7): 1-7.
摘要
(
1245
)
PDF
(1500KB) (
19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原油供求结构的变化及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十一五”新建、改扩建的4个不同特点现代化炼油厂或炼化一体化企业总加工流程,应用新技术对重油加工方案的技术与经济进行了4种方案的研究分析与对比,并对煤直接液化制油、间接液化与直接液化技术组合制油方案进行了技术与经济研究、对比,提出了工程设计应对石油供求结构变化的措施。
催化剂
加氢裂化催化剂RHC-3在高压下的反应性能研究与工业应用
赵广乐 赵阳 毛以朝 胡志海
2012, 43(7): 8-11.
摘要
(
173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以加氢裂化尾油作蒸汽裂解原料为目标的加氢裂化装置,开发加氢裂化催化剂RHC-3。在中试装置上考察RHC-3催化剂在高压下对劣质原料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采用RHC-3催化剂可获得理想的产品分布和优质的产品,选择性好,加氢裂化尾油质量显著改善。RHC-3催化剂在2.0 Mt/a高压加氢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催化剂,在保持较高尾油收率的情况下,可获得低BMCI值、高链烷烃含量的优质尾油。
不同分子筛负载镍催化剂的正辛烷异构化和芳构化性能
林伟 田辉平 王磊 杨雪
2012, 43(7): 12-16.
摘要
(
186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SAPO-11,USY,ZSP-3三种分子筛为载体,浸渍镍制备催化剂;采用BET、XRD、程序升温氨脱附(NH3-TPD)以及吡啶吸附-脱附红外光谱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以正辛烷为模型化合物,在临氢的条件下,考察催化剂的异构化及芳构化性能。结果表明:Ni/SAPO-11具有最好的异构化选择性和较好的芳构化选择性,但转化率最低; Ni/ZSP-3虽然具有最高的转化率和芳构化选择性,但其异构化选择性最低;Ni/USY的选择性和转化率均介于两者之间,但芳构化选择性最差。稀土改性可以调节ZSP-3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表面酸中心分布,提高异构化和芳构化选择性。
Zn-Pt-Re/ZSM-5芳构化催化剂的研究
贾立明 方向晨 刘全杰 徐会青
2012, 43(7): 17-22.
摘要
(
134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正己烷为模型化合物,在固定床连续微型反应器上研究改性金属Zn含量以及助剂Pt和Re含量对Zn-Pt-Re/ZSM-5催化剂的酸性和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反应条件对正己烷在Zn-Pt-Re/HZSM-5催化剂上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Zn含量的增加,催化剂的B酸量逐渐增加,L酸量逐渐减少。Pt和Re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B酸量,其中Re的作用尤为显著。烷烃的芳构化反应是B酸和L酸协同作用的结果,B酸/L酸量比在0.2左右有利于提高芳烃收率,芳烃收率与催化剂中强酸的变化趋势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反应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芳构化反应的进行,当反应温度高于450 ℃时芳烃收率均在95%以上;升高反应压力和增加体积空速都不利于芳构化反应的进行。正己烷在Zn-Pt-Re/HZSM-5催化剂上芳构化反应的最佳条件为:温度450 ℃,压力1.0 MPa,体积空速1.0 h-1。
歧化及烷基转移催化剂的运行及工业再生
王少飞
2012, 43(7): 23-26.
摘要
(
12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芳烃联合装置歧化及烷基转移单元高空速、低氢烃比条件下催化剂的运行及工业再生情况。采用C10+芳烃含量较高的原料,在较高空速、低氢烃比的条件下运行近2年,歧化催化剂积焦量达到39%以上,使催化剂活性下降。通过氢气汽提、低氧主烧焦和高氧清焦方法对催化剂进行再生,清除了约35.80 t焦炭,再生后催化剂反应性能良好,表明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再生性能。
Zn改性ZRP沸石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性能的影响
王永军
2012, 43(7): 27-32.
摘要
(
13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固定床微反装置上考察Zn改性ZRP沸石催化剂对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通过实验考察改性金属Zn在芳构化反应中的作用,并结合吡啶吸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改性前后催化剂的酸性变化,提出催化裂化汽油在Zn改性ZRP沸石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Zn改性能够显著提高ZRP沸石催化剂的芳构化性能。分析认为催化裂化汽油芳构化反应在ZRP沸石催化剂上主要通过氢转移反应实现,在Zn改性的ZRP沸石催化剂上以环化、脱氢为主,氢转移反应为辅,并涉及到裂化、齐聚、异构化等反应。Zn改性的ZRP沸石孔道中可能存在[Zn(OH)]+活性位,它具有B酸和L酸的双重属性,芳构化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步骤需要不同性质的活性位,因此Zn改性可提高ZRP沸石的芳构化性能。
磷对NiMo/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尹海亮 周同娜 刘晨光
2012, 43(7): 33-37.
摘要
(
14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手段对浸渍法制备的系列NiMo/Al2O3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催化剂中活性组分Ni、Mo物种与载体Al2O3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磷对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组分与Al2O3间存在强弱程度不同的相互作用,Ni、Mo物种间也存在相互作用,而磷的添加能够降低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催化剂硫化前后Al2p的XPS分析证明了与活性组分相互作用的Al物种的存在,并通过拟合分析确定了这些Al物种结合能的位置;通过对硫化后样品Al2p的XPS分析初步定量地确定了磷对活性组分Mo与载体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基础研究
C8芳烃异构体在X型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参数和传质系数研究
朱宁 王辉国 杨彦强 吴巍
2012, 43(7): 38-43.
摘要
(
155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静态吸附法,在177 ℃、0.8 MPa条件下测定各C8芳烃异构体在Ba2+离子交换后的X型分子筛吸附剂上的吸附量,得到各C8芳烃异构体在吸附剂上的饱和吸附量和吸附平衡常数。利用脉冲实验法分别对各C8芳烃异构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分离过程进行研究,得到各异构体的脉冲响应曲线,采用Aspen Plus软件对脉冲曲线进行拟合,计算各芳烃异构体的传质系数。采用以混合C8芳烃为有效吸附组分的脉冲液进行参数验证实验,将实验结果与采用Aspen Plus软件根据所得参数拟合的响应曲线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得参数的可靠性。
异丁烯二步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展江宏 聂宏元 徐新良
2012, 43(7): 44-47.
摘要
(
204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备了用于异丁烯选择性氧化制备甲基丙烯醛(MAL)和MAL氧化酯化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复合氧化物和负载贵金属催化剂,开发了异丁烯二步法制备MMA新工艺。在异丁烯氧化制备MAL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为380 ℃,反应压力为0.03 MPa,异丁烯平均转化率达到93.7%,MAL平均选择性达到92.3%。在MAL氧化酯化制备MMA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为90 ℃,反应压力为0.27 MPa,对于间歇反应,MAL平均转化率为93.35%,MMA平均选择性为83.50%;对于双程连续反应,MAL平均转化率为93.24%,MMA平均选择性为80.06%。
不同添加物对渣油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孙昱东 赵愉生 杨朝合 朱凯
2012, 43(7): 48-51.
摘要
(
123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在渣油加氢处理原料中添加具有不同性质官能团的组分,考察添加物对渣油加氢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物对渣油加氢反应性能影响效果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轻油和大于500 ℃残渣收率上。添加具有酸性官能团的十二烷基苯磺酸的效果最好,在焦炭产率略有增加的同时其轻油收率及渣油转化率均有所提高;添加油酸的效果次之;而添加同样具有酸性官能团的对叔丁基邻苯二酚以及具有碱性官能团的脂肪胺时对反应基本没有正面效果;添加具有中性基团的聚山梨酯-80时,除产物中焦炭产率稍有增加外,轻油收率以及渣油转化率均有所降低。添加物对渣油加氢反应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沥青质的存在状态、增加沥青质的溶解性和胶体稳定性来实现的。
渣油加氢处理中沥青质组成和结构的变化研究
王跃 张会成 凌凤香 马波
2012, 43(7): 52-56.
摘要
(
11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渣油加氢处理中试装置考察了温度和加氢深度对加氢产物渣油中沥青质组成、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温度或加氢深度增加,加氢产物渣油中沥青质含量降低,沥青质中硫、镍、钒含量降低,氮含量呈增加趋势。采用13C-NMR谱和1H-NMR谱,计算了沥青质的平均分子结构参数,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饱和碳分率逐渐下降,芳香碳分率逐渐升高;随着加氢深度增大,饱和碳分率逐渐升高,而芳香碳分率逐渐下降。
乙酸酯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稳定性的影响
张洁 杨程程 陈刚 汤颖
2012, 43(7): 57-61.
摘要
(
108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分离温度的测定,考察了一系列乙酸酯作助溶剂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低温相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温度-27~36 ℃范围内,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对M15,M30,M50,M65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皆有一定的相稳定作用,且随着烷烃中碳数由1增加到5,其作用效果增强;在各体系中,乙酸丁酯和乙酸戊酯相对于其它乙酸酯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起到了较好的相稳定作用,-20 ℃时乙酸戊酯作用效果最好,加量约15%时保持体系处于相稳定状态;通过乙酸丁酯、乙酸戊酯和乙酸异戊酯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的相稳定作用的研究,探讨了烷氧基异构化对甲醇-直馏汽油体系相稳定的影响。
塔河原油SBS改性道路沥青的性能研究
李新明 郭皎河
2012, 43(7): 62-67.
摘要
(
11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沥青质含量较高的塔河原油,采用适当的工艺开发出了符合JTG F40-2004技术要求的SBS改性道路沥青。通过加入稳定剂使SBS与基础沥青反应形成了较稳定的均匀微观结构,从而解决了SBS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问题。常规方法评价结果表明,塔河原油SBS改性道路沥青具有较小的感温性以及优良的高低温性能。采用SHRP方法对塔河原油SBS改性道路沥青进行了评价,并与其它油种SBS改性沥青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塔河原油SBS改性道路沥青的SHRP性能等级为PG70-34和PG76-34,具有非常好的高低温性能及抗疲劳开裂性能。
加工工艺
连续液相加氢技术工艺计算验证
刘凯祥 李浩 孙丽丽 刘家明
2012, 43(7): 68-71.
摘要
(
16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柴油加氢精制装置的基本数据为计算基础,通过工艺计算,分析过剩氢、循环比、汽提氢等对采用连续液相加氢技术的柴油加氢精制装置操作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气态过剩氢就能建立起较高的氢分压;循环油有助于控制催化剂床层温升;适量的汽提氢能有效稀释反应器内硫化氢的浓度,说明连续液相加氢技术可以实现滴流床技术中循环氢系统的作用,加氢装置今后有可能取消循环氢系统。
蜡油加氢处理技术在清洁汽油生产中的应用
关志鹏
2012, 43(7): 72-76.
摘要
(
20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茂名石化180万吨/年蜡油加氢处理装置采用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劣质蜡油加氢处理RVHT技术及配套催化剂。该装置以劣质蜡油为原料,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可生产硫含量小于0.1%的精制蜡油作为后续催化裂化装置的优质原料。实践证明,采用蜡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技术可生产满足粤Ⅳ标准的清洁汽油调和组分,为炼油厂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S Zorb技术国产化改进与应用
吴德飞 庄剑 袁忠勋 黄泽川
2012, 43(7): 77-80.
摘要
(
16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S Zorb技术在原国内外装置运行中暴露的问题,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在S Zorb技术国产化改进过程中结合在炼油与化工工艺与工程技术方面积累的工程设计经验和专有技术进行技术移植与创新,首批7套国产化装置顺利建成投产,剂耗、能耗、开工周期等普遍优于原有装置,初步形成新一代S Zorb技术,为中国石化汽油质量升级提供了技术基础。
石化-盐化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分析与探讨
高力国 迟庆峰
2012, 43(7): 81-85.
摘要
(
14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入探索和研究石化-盐化一体化循环经济的特征,对比分析石化-盐化一体化项目实施前后的情况。结果表明:采用联合法制聚氯乙烯,可利用干气中的乙烯资源,使副产的氯化氢再利用,并节省外供的电解氢气;用改良氯醇法生产环氧丙烷,使纯碱生产中使用的海水、丙烯的消耗量大大减少,并实现装置环氧丙烷废水、废渣的零排放;对DCC干气和C4的综合利用,使产品附加值得到提升。说明石化-盐化一体化循环经济模式可以通过工艺流程的总体规划、有机结合和技术创新,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和节能减排。
应对高硫劣质原油的炼油总工艺流程设计
鞠林青
2012, 43(7): 86-90.
摘要
(
125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加工高硫劣质原油的发展模式,总结了延迟焦化+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渣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以及溶剂脱沥青+IGCC等三种成熟的炼油总工艺流程,分析了各流程的局限性。在炼油总工艺流程设计中,对炼油厂大型化和原油来源多样性的矛盾、加工非常规超重质原油、炼油厂多产汽油和提供化工轻油的矛盾、生产低硫产品以及油煤一体化的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可行的思路和建议。
设备及防腐
磺化烷基酚缓蚀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肖玲君 夏明桂 吴超 孙军梅
2012, 43(7): 91-95.
摘要
(
117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烷基酚和浓硫酸为原料合成磺化烷基酚,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磺化产率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旋转挂片失重法测定磺化烷基酚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并借助数码相机、显微镜及EDS对缓蚀剂成膜物质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磺化烷基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烷基酚与浓硫酸摩尔比1:1.25,反应温度60 ℃,反应时间2 h,此条件下的磺化产率可达90.46%;在缓蚀剂质量浓度1 000 mg/L、腐蚀介质温度280 ℃、腐蚀介质停留时间6 h、搅拌桨转速300 r/min的条件下,磺化烷基酚缓蚀剂对A3钢的缓蚀率为93.27%;磺化烷基酚缓蚀剂能在A3钢表面形成完整致密的保护膜,在以环烷酸为主的腐蚀环境中具有良好的防护作用。
节能减排
石油加工过程油浆阻垢剂的研制
刘兴德 王少青
2012, 43(7): 96-98.
摘要
(
11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石油加工过程中油浆成垢的机理,确定了阻垢剂由清洁分散组分、抗氧组分、金属钝化组分及缓蚀组分组成。在实验室合成了作为清洁分散组分的聚丁二烯硫基磷酸己二醇酯,并考察了所配阻垢剂的防垢效果。结果表明,阻垢剂在最佳用量150μg/g时,阻垢率可达92.07%。
分析与评定
喷气燃料冰点的测定方法
吴明清 赵丽萍 常春艳 陈志成
2012, 43(7): 99-104.
摘要
(
165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国内外喷气燃料冰点测定方法的进展、原理及国内相应标准化接轨的情况。美国喷气燃料标准ASTM D1655-07e规定可以采用标准试验方法ASTM D2386-06、自动相转移法ASTM D5972-05、自动激光法ASTM D7153-05、自动光纤法ASTM D7154-05等4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测定喷气燃料冰点,且规定ASTM D5972-05、ASTM D7153-05为仲裁方法;国外其它主要国家的喷气燃料标准也允许使用这些冰点的测定方法,但规定只有ASTM D2386-06或其等效标准为仲裁方法;中国3号喷气燃料标准GB6537—2006规定采用标准试验方法GB/T 2430-2008和相转移法SH/T 0770-2005测定喷气燃料冰点,指定GB/T 2430-2008为仲裁方法。ASTM D5972-05,ASTM D7153-05,ASTM D7154-05为近年来新发展的仪器分析方法,自动化程度较高,测定重复性好。另外还简单介绍了一些正在研究但没有标准化的喷气燃料冰点的测定方法。
气相色谱分析未衍生化脂肪酸及其甲酯
曾建立 杜泽学 陈艳凤
2012, 43(7): 105-111.
摘要
(
12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建立了分析未衍生化脂肪酸及其甲酯的气相色谱方法。结果表明:以CP-FFAP CB毛细柱为分离柱,采用180 ℃保持0.5 min,先以3 ℃/min的速率升温至210 ℃,再以10 ℃/min的速率升温至250 ℃,并保持30 min的升温程序,可在一次分析中实现中长链脂肪酸及其甲酯的分离;采用双内标定量,可准确测定样品中各脂肪酸及其甲酯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