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2-03-12
加工工艺
蜡油加氢预处理RVHT技术开发进展及工业应用
蒋东红 龙湘云 胡志海 聂红
2012, 43(3):  1-5. 
摘要 ( 23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的蜡油加氢预处理RVHT技术开发及工业应用情况。RVHT技术配套加氢处理催化剂RN-32V以及RVS-420具有优异的加氢脱硫脱氮反应性能。通过个性化的催化剂级配和反应工艺参数优化,可以拓宽RVHT技术的原料油适应性。应用RVHT技术生产催化裂化进料,可有效降低催化裂化进料-催化裂化汽油硫传递系数,为生产清洁汽油创造了有利条件。
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
林荣兴 刘英
2012, 43(3):  6-10. 
摘要 ( 193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合理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中国石化高桥分公司润滑油加氢装置采用VGO掺炼加氢裂化尾油、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以及加氢裂化尾油减压分馏后的塔底油直接进异构脱蜡单元的方法,增加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来源,改善了润滑油加氢原料的质量。本课题重点对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的工业应用情况进行跟踪分析,考察加氢裂化尾油作润滑油加氢原料时润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情况。结果表明,掺炼加氢裂化尾油或加工纯加氢裂化尾油可以生产多种高档润滑油加氢基础油。
高效催化裂化(ECC)工艺技术研究
闫鸿飞 王龙延 汤红年 孟凡东
2012, 43(3):  11-14. 
摘要 ( 14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效催化裂化(ECC)工艺以降低干气和焦炭产率、提高总液收为主要目标,其核心是为实现“低温接触、大剂油比”而采用的高效催化技术,同时在工艺和工程上还采用了催化剂与主风换热技术、拟等温提升管反应器技术、新鲜催化剂汽提段加料技术等配套措施。中型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FCC工艺相比,ECC工艺干气产率可降低0.68~1.04个百分点,降低幅度在20%以上,焦炭产率略有下降,总液收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并且,汽油性质得到明显改善,汽油烯烃体积分数可降低15%以上;同时烟气中SOx含量可降低25%以上。
戊烷溶剂脱沥青装置技术改造
张田英 王辉 卞玉涛
2012, 43(3):  15-18. 
摘要 ( 178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结合溶剂脱沥青装置设计特点,通过对汽提塔底部增加加热措施、优化超临界系统压力控制方案、调整汽提塔塔盘、沥青系统改用导热油伴热等一系列技术改造,实现了国内首套戊烷溶剂脱沥青工业装置开车一次成功,超临界回收塔溶剂回收率达到88.05%,溶剂含油0.48%,溶剂损失0.04%。
催化剂
催化裂解待生催化剂上焦炭的构成研究
曹伟 高永灿 张久顺
2012, 43(3):  19-23. 
摘要 ( 152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催化裂化装置上,模拟催化裂解(DCC)工艺条件,考察质量空速、催化剂老化时间及催化剂上Ni含量对待生催化剂上积炭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剂油质量比不变的条件下,随质量空速的增大,待生催化剂上的焦炭量呈减少趋势,最终趋于定值(极限焦炭量),极限焦炭量为该反应温度下可汽提焦与附加焦量之和;附加焦与原料的残炭相关,在反应温度为565 ℃的条件下,有86.7%的原料残炭转化为焦炭;随着催化剂老化时间的增加,催化剂比表面积减小,附加焦与可汽提焦量之和减小,可汽提焦的量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呈二次函数关系;在相同的质量空速下,随着催化剂上Ni含量的增加,待生催化剂上生焦量增加,且质量空速较低时,Ni含量的影响加大;在反应温度为565 ℃、剂油质量比为8、质量空速为4 h-1的条件下,可汽提焦占待生剂上焦炭总量的42.64%,比前期工作者得出的值提高约30百分点。
国产贵金属芳烃饱和催化剂生产不同黏度食品级白油技术的开发及工业应用
汪军平 刘新果 刘彩虹 宁德臣
2012, 43(3):  24-27. 
摘要 ( 15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的50 kt/a白油加氢装置采用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贵金属白油加氢催化剂,在反应压力17. 5 MPa,反应温度216~237 ℃,空速0.3 h-1条件下,以克拉玛依石化公司润滑油高压加氢装置生产的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生产的低黏度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GB 4853—1994 的规格要求,高黏度产品符合企业自定的食品级白油研制指标。
Al-SBA-15制备方法对Al-SBA-15/USY复合分子筛加氢裂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朱金剑 王继锋 孙晓艳 杨俊杰
2012, 43(3):  28-32. 
摘要 ( 171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采用直接合成法和后合成法制备Al-SBA-15分子筛,并负载USY分子筛得到复合分子筛,以此为载体制备中油型加氢裂化催化剂。XRD,TEM,SEM,N2吸/脱附表征证明了微孔-介孔复合分子筛的存在,且后合成法制备的复合分子筛形貌更规整,其孔径为4.86 nm,比表面积为572 m2/g,更适合处理重质油。采用后合成法制备的Al-SBA-15复合分子筛的催化剂的中间馏分油收率和选择性,比以USY分子筛为载体的催化剂分别提高2.0百分点和2.6百分点,比含直接合成法制备的Al-SBA-15复合分子筛的催化剂均提高0.6百分点。
MIP工艺专用催化剂LHO-1的工业应用
高怀荣 邹旭彪 高庆军 蒋小龙
2012, 43(3):  33-36. 
摘要 ( 138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MIP工艺专用催化剂LHO-1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600 kt/a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原料油性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用LHO-1专用催化剂后,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由37.3%降至28.1%,达到国Ⅲ标准要求,同时柴油收率略有提高,产品的分布和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催化剂单耗减少,装置总能耗有所降低, 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基础研究
油浆调合沥青SBS改性研究
曹炳铖
2012, 43(3):  37-41. 
摘要 ( 186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催化裂化油浆富含芳香分,是理想的道路沥青调合组分。以SBS为改性剂、油浆和渣油调合沥青作为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利用FCC油浆蒸馏所得馏分油作为相容剂对SBS进行预溶胀,同时利用蒸馏所得的残油调节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并对油浆调合SBS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催化裂化油浆蒸馏馏分油对SBS具有较好的溶胀能力,经过溶胀后SBS的分散性能显著改善,直接利用机械搅拌即可获得分散均匀、储存稳定的SBS改性沥青;当SBS用量为4.5%(w)时,油浆与渣油的调合沥青通过机械搅拌工艺可制备出符合JTG F40—2004标准的SBS改性沥青。
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液相吸附动力学特性
曹君 沈本贤 刘纪昌
2012, 43(3):  42-46. 
摘要 ( 168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设计双阀门液相吸附动力学测定装置测定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液相吸附动力学数据,分别考察吸附温度、正构烷烃碳数以及正构烷烃初始浓度对石脑油中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吸附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吸附温度和正构烷烃初始浓度的增加,正构烷烃在分子筛上的吸附速率变快;而随着正构烷烃碳数的变化,正构烷烃在分子筛上的吸附速率变化不明显。分别以异辛烷、甲基环己烷和甲苯为溶剂考察石脑油中不同非正构烷烃组分对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吸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脑油中不同非正构烷烃类对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吸附速率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为:芳香烃类>环烷烃类>异构烃类。采用阿仑尼乌斯公式对实验数据拟合结果表明,以芳香烃化合物为溶剂时正构烷烃在5A分子筛上的扩散阻力最大。
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绿色脱酸技术的实验研究
唐晓东 严燕 李红菊 蒋敏
2012, 43(3):  47-51. 
摘要 ( 144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直馏柴油纤维膜接触器脱酸技术的不足,采用西南石油大学研制的绿色脱酸剂对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生产的直馏柴油进行脱酸试验;采用水解法对废脱酸剂进行再生,同时得到石油酸副产品。结果表明:在绿色脱酸剂中有机胺质量分数为15%、剂油体积比为0.3、反应温度(相分离温度)为40 ℃、相分离时间为80 min的条件下,脱酸剂有效循环次数达到13次;废脱酸剂在再生温度为90 ℃、再生时间为8 h、溶剂油用量为4 mL/g的条件下进行高温水解再生,得到的再生脱酸剂用于柴油脱酸的有效循环次数可达12次;回收的石油酸的粗酸值达到205.5 mgKOH/g,满足一级品75号酸的质量标准要求(SH/T0530-1992)。纤维膜接触器绿色脱酸工艺完全消除乳化现象,脱酸剂可再生和循环使用,无三废排放。
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前后的硫形态分布及反应温度对硫形态分布的影响
姚丽群 曾佑富 王文波
2012, 43(3):  52-55. 
摘要 ( 273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析了FCC汽油不同切割馏分的硫形态分布,对比重汽油馏分选择性加氢脱硫反应前后的硫形态分布变化,并考察了反应温度对加氢汽油中硫形态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FCC汽油中的硫主要分布在高沸点馏分中,且主要为C2~C4噻吩和苯并噻吩类;加氢反应后,汽油中的硫醇、四氢噻吩、苯并噻吩较易脱除,2-甲基噻吩和C2噻吩较难脱除;反应温度对FCC重汽油加氢产物硫形态的分布具有重要的影响,温度高于265 ℃时,汽油脱硫率达到99%,加氢汽油中仅有少量的2-甲基噻吩和C2噻吩未被脱除,温度低于265 ℃时,汽油中硫化物的脱除率较低,并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AlCl3-环己酮络合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工艺
杨晓明 丁洪生 卢富强 刘晓宇
2012, 43(3):  56-59. 
摘要 ( 154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癸烯为原料、AlCl3-环己酮络合物为催化剂催化1-癸烯齐聚反应,考察三氯化铝络合催化剂的添加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环己酮与AlCl3的摩尔比对聚α-烯烃合成油(PAO)收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AlCl3摩尔分数为5%、环己酮与A1C13摩尔比为0.5、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25 ℃的条件下,PAO收率达到92%,100 ℃时的运动黏度为8.08 mm2/s,黏度指数达到174,是一种低黏度、高黏度指数的聚α-烯烃合成润滑油。色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PAO产品中三聚体和四聚体所占比例最大,润滑油的理想组分含量大于85%。
聚长链α-烯烃减阻性能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凯 李惠萍 胡子昭 黄维丽
2012, 43(3):  60-64. 
摘要 ( 152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室内环道评价装置考察了聚长链α-烯烃减阻剂的溶解时间、雷诺数、加剂浓度、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和高聚物的抗剪切能力对减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聚合物的减阻率随溶解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达到一定值后趋于稳定;聚合物的凝聚状态以及颗粒的分散程度对减阻剂的溶解能力影响较大;加剂浓度在15 mg/L时减阻率达到最大值,加剂浓度与减阻率的关系基本符合Virk经验公式;存在最佳雷诺数,雷诺数大于或小于最佳雷诺数时,减阻能力减弱,直至无效;在一定的相对分子质量范围内,黏均相对分子质量与减阻率呈线性关系,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减阻率越好;聚合物经过齿轮泵剪切后会使减阻率急剧下降,经过管壁的初次剪切也会使减阻率下降40%左右。
设备及防腐
加氢型喷气燃料H2S腐蚀性研究
潘光成 李涛 吴明清
2012, 43(3):  65-69. 
摘要 ( 181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4种不同来源的加氢型喷气燃料中H2S所引起的银片腐蚀和铜片腐蚀问题。结果表明,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4种加氢型喷气燃料的H2S腐蚀试验无显著差异,引起银片腐蚀(1级)的H2S质量分数在0.10~0.50 μg/g之间,引起铜片腐蚀(1b)的H2S质量分数在0.50~1.00 μg/g之间;储存或光照处理能够显著影响喷气燃料的腐蚀性,使喷气燃料银片腐蚀和铜片腐蚀的级别普遍降低,尤其使喷气燃料铜片腐蚀的降低程度更大。
GXD型复式导流浮阀塔板的研究
高有飞
2012, 43(3):  70-74. 
摘要 ( 143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 1 000 mm×400 mm有机玻璃方塔试验装置上考察GXD型复式导流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并在相同开孔率下与DL型导流浮阀塔板、F1型浮阀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GXD型复式导流浮阀塔板具有良好的流体力学性能,相同气速下与F1型浮阀塔板相比,其压降降低约25%,处理能力提高约35%以上;与DL型浮阀塔板相比其效率提高约15%。虽然GXD型浮阀塔板泄漏强度的操作下限与其它浮阀塔板相比偏高,但该塔板不仅能降低分馏塔的压降,还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和轻质油拔出率。
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对N80钢的缓蚀性能
钱建华 张月 阴翔宇 刘琳
2012, 43(3):  75-78. 
摘要 ( 139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为N80油管钢缓蚀剂,采用热重分析(TGA)方法考察其热稳定性,通过电化学工作站测定Tafel极化曲线,评价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在饱和CO2环境中的投加量与缓蚀率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缓蚀机理。结果表明:1,3-双(2-苯并咪唑基)-2-氧杂丙烷的热稳定性良好;将其作为油管钢缓蚀剂,缓蚀率高,当缓蚀剂浓度为1 mmol/L时,缓蚀率可达87.84 %。通过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可以看出,该缓蚀剂通过物理化学作用在金属表面吸附成膜,从而对金属起缓蚀作用。
节能减排
GL-1脱氯剂在连续重整装置放空烟气脱氯中的应用
时宝琦 张秋平 马爱增
2012, 43(3):  79-82. 
摘要 ( 230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开发的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大芳烃装置上取代碱洗脱氯工艺的工业试验及运行情况。工业试验结果表明,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具有较好的抗水、抗泥化能力,采用GL-1脱氯剂的固体脱氯剂法可以取代现有的碱洗工艺,满足UOP装置碱洗工艺的要求,再生烟气排放气中氯化氢质量分数小于1μg/g,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要求,通过完善固体脱氯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脱氯剂的脱氯效率。
超声-Fenton工艺处理炼油碱渣废水的研究
王广鹏 曾凡亮 魏鑫 颜家保
2012, 43(3):  83-87. 
摘要 ( 165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超声-Fenton工艺处理炼油碱渣废水,探讨反应时间、n(H2O2)/n(Fe2+)、H2O2浓度、初始pH值以及超声波功率等因素对炼油碱渣废水中酚和COD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反应温度为30 ℃、超声波频率为25 kHz时,超声-Fenton工艺处理碱渣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为60 min、n(H2O2)/n(Fe2+)为30、H2O2浓度为293.7 mmol/L、pH值为4.0、功率为900 W,此时酚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87.4%和42.2%。此法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一超声法和单一Fenton氧化法。
分析与评定
南帕斯凝析油硫类型特征及其腐蚀性
王小伟 章群丹 王京 田松柏
2012, 43(3):  88-91. 
摘要 ( 218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考察了南帕斯凝析油的特性及轻端不同类型硫化物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南帕斯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密度较小,杂质含量较少,但硫醇硫含量很高。通过铜片腐蚀和高压釜挂片腐蚀模拟试验,研究了南帕斯凝析油及其馏分油的腐蚀情况,结果表明:低温时各馏分的腐蚀性不强,而在300 ℃高温下,凝析油及其柴油馏分的腐蚀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