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期刊浏览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出版伦理
联系我们
English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
作者查稿
征稿简则
下 载 区
编审中心
专家审稿
专家自荐
编辑办公
主编办公
在线期刊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点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期刊基本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编辑出版:石油炼制与化工编辑部
主 编:汪燮卿院士
执行主编:李才英教授
副 主 编:刘鸿洲 刘迎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5-2399
国内统一刊号:CN 11-3399/TQ
邮发代号:2-332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49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8-08-12
上一期
下一期
催化剂
用于二甲苯异构化的HZSM-5分子筛改性研究
周震寰 焦章迪 杨振宇 康承琳
2018, 49(8): 1-5.
摘要
(
23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碱性试剂和含氟试剂对二甲苯异构化专用HZSM-5分子筛进行液相改性,结合多项表征手段及脱乙基型二甲苯异构化反应评价,对改性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改性对分子筛形貌产生了修饰作用,碱改性增加了表面粗糙度,氟化铵改性使晶体表面出现纳米级的微晶团簇;碱改性通过脱硅作用降低了分子筛的硅铝比,增加了酸量,氟化铵改性对硅铝脱除没有选择性,但酸量明显减少;碱改性提高了异构化催化活性及二甲苯收率,对催化剂性能改善的效果优于氟化铵改性。
LTAG技术专用催化剂SLG-1的工业应用
于善青 严加松 龚剑洪 郗艳龙 高立军 田辉平
2018, 49(8): 6-10.
摘要
(
278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LTAG技术专用催化剂SLG-1在中国石化石家庄炼化分公司III套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采用SLG-1催化剂后,汽油收率由46.79%提高到50.79%,提高4.00百分点,汽油辛烷值桶增加3.46,干气和柴油产率降低,总液体收率提高2.17百分点。表明SLG-1催化剂既能高效地转化加氢轻循环油,又能提高新鲜原料的重油裂化能力。
RDNOx-PC1助剂在不完全再生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潘罗其 陈正朝 宋海涛 田辉平
2018, 49(8): 11-14.
摘要
(
24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巴陵石化1.05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降低不完全再生装置烟气氮氧化物(NOx)排放助剂RDNOx-PC1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RDNOx-PC1助剂可在锅炉出口CO浓度较低的情况下降低烟气NOx的排放浓度,有利于充分回收CO燃烧热量、减少CO排放;在相同CO出口浓度下,总结标定相对空白标定时烟气NOx排放浓度降低约20%,达到不大于200 mg/m3的排放标准要求。助剂的应用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无明显的影响,主要产品的组成和性质基本保持不变。
Ti改性催化裂化汽油选择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张孔远 李焕梓 王倩倩 王崇
2018, 49(8): 15-20.
摘要
(
230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氢氧化铝干胶和偏钛酸为主要原料制备了Al2O3-TiO2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出一系列不同TiO2含量及不同配体改性的CoMo/Al2O3-TiO2催化剂;采用BET,XRD,TPR,HRTEM等方法对所制备的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10 mL固定床评价装置上对所制备的两个系列催化剂进行了FCC汽油选择加氢脱硫活性评价。结果表明,载体中TiO2的质量分数为10%、浸渍液中添加乙二醇和磷酸改性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加氢脱硫活性和选择性。
含磷模板和不同硅源对多级孔ZSM-5分子筛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
李鹏 李峰 刘宇健 郑家军 李文林 崔杏雨 李瑞丰
2018, 49(8): 21-27.
摘要
(
26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用不同比例的四丁基氢氧化磷(TBPOH)和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混合作为模板剂合成多级孔ZSM-5分子筛,采用XRD,BET,SEM,TEM,NH3-TPD,MAS NMR等方法对分子筛进行物化表征,考察TPAOH和TBPOH的协同作用,期望得到较高结晶度的含P的多级孔ZSM-5。结果表明: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TBPOH和TPAOH物质的量比为1∶1时,合成的多级孔ZSM-5形貌较为规整,由ZSM-5小晶粒堆积而成并呈现出丰富的介孔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平均孔径分布于4~10 nm和50~70 nm。相比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多级孔ZSM-5分子筛表现出更强的弱酸性和更多的总酸量。在1,3,5-三异丙苯的裂解反应中,相同转化率下,微孔ZSM-5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苯和二异丙苯的选择性,而多级孔ZSM-5表现出更加优异的丙烯和异丙苯的选择性。
C4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的工业应用
皇甫协立 李世伟 赵多
2018, 49(8): 28-31.
摘要
(
31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C4 选择加氢催化剂SHB-01在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号MTBE装置上成功进行工业应用。应用结果表明,反应过程1-丁烯收率高,加氢产品中剩余丁二烯的量少,催化剂SHB-01具有初期活性高、选择性好、操作弹性大等特性。装置运行期间,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1-丁烯收率大于95.2%,加氢产品指标优异,剩余丁二烯质量分数小于10 μg/g,可满足聚合级1-丁烯产品的要求,是一种理想的C4选择加氢除丁二烯催化剂。
基础研究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用于C8芳烃吸附分离的探索研究
李伦西 龙军 吴巍 乔晓菲
2018, 49(8): 32-37.
摘要
(
28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混合溶剂热法,以硝酸铝和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制备了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53;使用XRD、SEM手段对合成样品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吸附等温线测试、液相静态吸附平衡实验、脉冲实验评价最优制备方法下材料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MIL-53材料呈现均一的尺寸和分布,晶粒尺寸为50~80 nm;该材料在相同温度和压力下对不同组分的吸附量不同,在铝盐与对苯二甲酸摩尔比为1:1的条件下,以2-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制备的MIL-53材料的甲苯吸附量最大;合成的MIL-53材料优先吸附邻二甲苯。
催化裂化裂化气中甲醇生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陈学峰 侯栓弟 张久顺
2018, 49(8): 38-42.
摘要
(
292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鉴于丙烯市场需求的增长,催化裂化已成为丙烯生产的一条重要途径,但裂化气中生成的甲醇对下游产品聚丙烯的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通过以甲醇中氧来源为切入点,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甲醇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SOX、NOX和水是甲醇的氧来源;反应体系中存在SOX和NOX时,甲醇可通过烃分子与SOX、NOX和水参与反应生成;催化剂的活性影响甲醇的生成,当催化剂活性降低至热裂化反应占主导时,有利于促进甲醇的生成。甲醇的生成应遵循自由基反应机理;控制甲醇生成的主要措施是降低再生剂夹带烟气中SOX和NOX的含量,以及保持装置中催化剂活性在较高水平。
基于分子组成的减压渣油聚类分析
刘玲 田松柏 李敬岩 李虎 王威
2018, 49(8): 43-48.
摘要
(
22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减压渣油的结焦性能受化合物的类型分布的影响,将高分辨质谱分析得到的数据按照芳烃(HC)、含1个硫原子的硫化物(S1)、含2个硫原子的硫化物(S2)、含1个氮原子的氮化物(N1),按碳数的分布分成10类,并从分子组成上对71种减压渣油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聚类分析将71种减压渣油按分子组成特点分为Ⅰ类、Ⅱ类和Ⅲ类减压渣油;为验证聚类的准确性,以减压渣油的残炭值作为聚类分析结果合理性判断的依据,发现Ⅰ类减压渣油残炭值最低,属于不易结焦的减压渣油;Ⅲ类减压渣油残炭值最大,属于最易结焦的减压渣油;Ⅱ类减压渣油残炭值高于Ⅰ类减压渣油,低于Ⅲ类减压渣油,结焦倾向居中。本研究利用聚类分析对多个减压渣油样本按分子组成进行分类,实现了FT-ICR MS数据的有效管理,为减压渣油的加工提供指导。
催化裂化再生器树枝状气体分布器射流作用区的床层压力脉动特性
石睿捷 马玲 王创博 严超宇
2018, 49(8): 49-55.
摘要
(
215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再生器底部通常设置有树枝状气体分布器,通过分布器上的喷嘴分布气体。分布器射流区的压力信号可以很好地反应分布器的流场特性,为减小磨损进行结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为此,在二维床实验装置上针对分布器射流区压力分布及压力脉动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分支管间床层压力沿床层轴向高度逐渐减小,随喷射角度增大而减小,随喷嘴出口气速和静床高度增大而增大,由测点以上的物料量决定,可用来判断不同操作工况;当喷射角度为0°和22.5°时,分支管间处于密相区,压力脉动先增后减,对应着气泡的产生、聚并和破碎的规律;当喷射角度为45.0°和67.5°时,分支管间由射流形成稀相区,压力脉动由气流湍流度决定,高于密相区,随喷嘴出口气速和静床高度增大而增大,可为减小分支管外部磨损提供依据;影响喷嘴射流压力脉动的因素为相邻喷嘴射流冲击和颗粒的作用,喷射角度为22.5°时的射流压力脉动存在临界气速,取决于是否受到相邻射流的冲击,可以为喷嘴射流稳定性及工业上减小分布器的内部和外部冲蚀磨损提供理论依据。
运用DMA方法研究基质沥青组成对SBS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影响
杨国明 陈松 李昊 王宁
2018, 49(8): 56-60.
摘要
(
23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取4种组成不同的基质沥青制备SBS改性沥青,运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分析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和稳态流动试验得到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具有一致性,基质沥青中芳香分含量是影响改性沥青黏弹性能的主要因素,芳香分含量越高,制备的改性沥青高温黏弹性能越好,饱和分含量过高,会减弱改性沥青内聚力,降低高温黏性。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结果表明,胶质和沥青质主要影响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基质沥青沥青质含量过高,改性沥青低温延伸性能越差。
加工工艺
加工俄罗斯油常压渣油对催化裂化装置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周贵仁 许昀 朱根权
2018, 49(8): 61-65.
摘要
(
22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俄油常压渣油在中国化工集团大庆中蓝石化有限公司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应用情况。俄油常压渣油硫含量高,密度高,胶质、沥青质含量高,因此催化裂化加工难度大,焦炭产率高,平衡剂重金属含量高。针对原料油的加工特点,进行了装置关键部位的材质升级,并针对汽油辛烷值降低等变化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保证了装置在原料变化前后的平稳过渡。
常一线油管式固定床选择性液相加氢生产喷气燃料的研究
崔小琴 杨清贫 郭朝晖 屈叶青
2018, 49(8): 66-69.
摘要
(
186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文分析了中石油青海油田格尔木炼厂生产航煤产品的优势和紧迫性;以格尔木炼厂常一线油为原料,进行了FITS加氢生产航煤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可在较为缓和的条件下(反应压力3.0MPa、反应温度260℃、反应空速8.0h-1、氢油比10v/v)生产出满足GB6537-2006国家标准的军用和民用航煤产品;进一步提高反应苛刻(反应压力4.0MPa、反应温度300℃、反应空速8.0h-1、氢油比40v/v),可以生产出总硫含量小于10ppm的低硫清洁航煤产品;经过1000小时的稳定性试验,催化剂的活性保持平稳。以试验数据为基础设计的一套15万吨/年航煤FITS加氢工业装置的计算结果表明航煤FITS加氢装置在投资、占地和加工能耗等方面均低于现有同等规模加氢装置,具有良好的工业化前景。
1.8Mt/a S Zorb装置节约吸附剂的有效措施
白永涛 马建伟 宋红燕
2018, 49(8): 70-73.
摘要
(
20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催化汽油的低硫属性,深入分析了吸附剂脱硫原理,通过控制合适硫碳含量、优化工艺参数和再生取热系统改造等,达到了节约吸附剂消耗的目的。1.8Mt/a S Zorb装置吸附剂实际消耗量不仅远远低于设计消耗量(60吨/年),而且经过近几年不断的优化操作,现实际消耗量正趋于稳定值12吨/年,有效降低了运行成本,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为同类S Zorb装置节能降耗提供经验借鉴。
油品与添加剂
四球法区分舰船汽轮机油抗磨性研究
王建华 张博
2018, 49(8): 74-78.
摘要
(
22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对比研究美国、俄罗斯军用汽轮机油产品规范中利用四球试验机法评定润滑油抗磨性的基础上,研究《润滑油抗磨性测定方法(四球机法)》SH/T 0189—1992和《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法(四球法)》GB/T 3142—1982对舰船汽轮机油抗磨性的内在规律及其区分性,并以FZG试验结果作为抗磨性评定依据,分析四球法与FZG试验法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载荷越大,转速越低,摩擦环境越苛刻,越能区分不同油品的抗磨性能;标准SH/T 0189—1992(147 N,1 200 r/min)可以合理评价舰船汽轮机油抗磨性;最大无卡咬负荷PB对舰船汽轮机油具有明显的区分性,能够较好地表征油品的抗磨性能。
合成烃类航空润滑油高温金属催化氧化研究
阮少军 费逸伟 马军 卞森 彭兴隆
2018, 49(8): 79-83.
摘要
(
21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高温氧化加速实验装置,以金属Cu、Fe作催化剂,研究合成烃类航空润滑油在温度为180,200,230,250,300 ℃条件下的氧化反应,测定反应后油品的运动黏度、酸值及倾点,并结合二元相关方法计算三者间的相关系数,利用GC/MS对其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油品的运动黏度与酸值、运动黏度与倾点的关系为高度负相关性,酸值与倾点的关系为高度正相关性;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烯烃以及其它化合物的相对含量与氧化后油品的酸值及倾点的变化具有高度正相关性,但与运动黏度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性;己二酸二异辛酯及抗氧剂的相对含量与氧化后油品的酸值及倾点的变化具有高度的负相关性,而与运动黏度的变化呈高度正相关性。
分析与评定
反吹气相色谱法测定高温煤焦油中萘含量
章然 吴梅 刘明星
2018, 49(8): 83-86.
摘要
(
22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反吹技术,建立了快速分析高温煤焦油原料中萘含量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反吹压力、反吹时间、色谱柱箱温度、溶剂、内标物等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并建立了内标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色谱峰面积比与质量比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2=0.999 9,萘含量的加标回收率在98.5%~101.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0.5%,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可满足高温煤焦油中萘含量的测定要求。
节能减排
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研究
厉勇 邢兵 张英
2018, 49(8): 87-93.
摘要
(
17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传统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的缺点与不足,在考虑炼油厂循环水一般耗量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循环水修正和能量因数,建立了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快速评价方法,并通过12家炼化企业数据对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进行了计算,进一步通过引入偏离度的概念和计算,确定了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的优越性,通过某典型炼油厂进行详细的低温热数据统计,并通过基于循环水修正的炼油厂低温热潜力快速评价方法对低温热潜力系数进行计算并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延迟焦化含硫污水高效除油技术的工业应用
侯继承 卢浩 刘健
2018, 49(8): 94-97.
摘要
(
21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焦化装置放空塔含硫污水存在的油含量高、焦粉携带量大的问题,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延迟焦化装置与某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了除油成套设备。该设备利用亲水亲油纤维组合强化油水破乳分离的技术,在线过滤焦粉和除油效果好、占地面积小、投资少等优点。设备投用后,放空塔含硫污水油含量由4 500 mg/L降至418 mg/L,可为同类装置提供参考。
控制与优化
BP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催化裂化MIP的产品分布
欧阳福生 游俊峰 方伟刚
2018, 49(8): 98-104.
摘要
(
30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MIP工业装置原料油性质、再生催化剂性质和操作条件等18个变量,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约简了芳烃含量和一反出口温度两个变量,以约简后的16个变量为输入变量,4个主要产物收率为输出变量,建立了结构为16-20-4的BP神经网络模型。验证表明,所建立的神经网络模型可靠性良好。将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优化了仅汽油收率最大和汽油收率最大并且焦炭收率最小时的操作条件,结果表明,操作条件的优化值与催化裂化的工艺实际情况相符。采用所建立的BP神经网络产品收率模型与遗传算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多目标优化,与单纯优化汽油收率相比,虽然汽油收率有所降低,但是焦炭产率有较大幅度下降,对工业生产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