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43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2-01-12
加工工艺
重油高效转化关键技术的开发及应用
聂红 杨清河 戴立顺 李大东
2012, 43(1):  1-6. 
摘要 ( 156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提高石油资源的利用率,促进重油高效转化以获取更多汽油和柴油等轻质油品,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石科院)研究开发了重(渣)油加氢处理(RHT)技术及其与催化裂化(FCC)双向组合新工艺(RICP)等关键技术,显著提高了轻质油品收率。在RHT技术环节,石科院在保持原有重油加氢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高效的新一代RHT系列催化剂和技术,其核心是大分子(沥青质、胶质等)加氢转化能力增强、小分子(多环芳烃)的进一步加氢饱和程度提升,增加加氢后重油的氢含量,同时伴随着金属杂质Ni和V、S和N的进一步脱除,对于提高杂质脱除率和延长装置运转周期,实现反应器和催化剂的高效利用,为催化裂化装置提供优质稳定的进料,生产更多、更优质的轻质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
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在连续重整装置上的工业应用
张相勇
2012, 43(1):  7-10. 
摘要 ( 194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0.7 Mt/a 连续重整装置(CCR)是由IFP CCR装置经过国产化技术改造而成,再生单元烟气脱氯由碱洗改为固体脱氯工艺,2009年5月以来再生单元烟气脱氯采用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平稳运用至今,结果表明,采用GL-1再生烟气脱氯剂对再生烧焦尾气进行脱氯,可使脱氯罐出口中HCl质量分数小于0.5 μg/g,脱氯剂使用寿命大于4个月,床层压降小于0.03 MPa,满足了连续重整再生烧焦气脱氯的需要,确保了CCR装置的平稳运转。
FF-46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的开发与应用
杨占林 彭绍忠 姜虹 周礼俊
2012, 43(1):  11-15. 
摘要 ( 17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了满足加氢裂化装置加工硫、氮等杂质含量高的原料的需要,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采用Mo、Ni为活性金属组分,通过合适的助剂降低载体表面的强酸量,使用络合技术负载活性金属,研制出新一代具有高加氢脱氮活性的加氢裂化预处理催化剂FF-46,并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等单位的加氢裂化装置上实现工业应用。实验室小型装置评价结果表明,FF-46催化剂活性明显优于其它技术制备的催化剂,同时也优于工业参比剂;工业应用结果表明,FF-46催化剂的脱硫、脱氮活性高, 能够满足装置长周期运转的要求。
焦化装置缩短生焦周期技术改造
林水娟
2012, 43(1):  16-19. 
摘要 ( 131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焦化装置生焦技术改造。经过对加热炉、工艺流程的改造,生焦周期从24 h缩短至18 h,装置处理量从1.0 Mt/a提高到1.25 Mt/a,循环比由原来的0.25降低到0.15,实现可调节循环比大小的操作。该装置改造后已成功运行,实践证明,采用该改造方案能耗低,经济效益好。
基础研究
四氢萘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环烷环开环反应的研究
唐津莲 许友好 汪燮卿 龚剑洪
2012, 43(1):  20-25. 
摘要 ( 186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装置中考察了Y与ZSM-5分子筛催化剂以及温度、剂油比对四氢萘裂化环烷环开环的影响。结果表明,四氢萘在分子筛催化剂上通过环烷环开环反应生成丙烷、丙烯、丁烷、丁烯、甲基戊烷和环戊烷、环己烷等非芳烃,苯、C1~C4烷基取代苯等单环芳烃;并通过脱氢缩合反应生成萘、甲基萘等双环芳烃,菲、芘等三环以上芳烃甚至焦炭等;其中环烷环开环与脱氢缩合反应的相对比例在两种分子筛上分别为1.22、0.95。由于扩散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其裂化开环反应的选择性在Y分子筛催化剂比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高;温度在450~550℃、剂油比在3~9范围,反应温度升高或者剂油比增加,双分子氢转移以及脱氢缩合反应增强,从而导致环烷环开环产物选择性降低。
Y型分子筛复合材料的成孔机理
周继红 罗一斌 宗保宁
2012, 43(1):  26-31. 
摘要 ( 144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偏高岭土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原位晶化合成Y型分子筛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氮气吸附、压汞法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原料和合成样品的物相、孔径分布、孔体积和形貌。结果表明:合成的样品是由微孔、介孔和大孔共同构建的Y型分子筛多孔复合材料,生成的介孔和大孔与原料中的孔有明显区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Y型分子筛固相成核、交互生长成孔机理。
直链硫醇拓扑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刘先军 王宝辉 崔宝臣 张欢
2012, 43(1):  32-35. 
摘要 ( 139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根据硫醇分子的拓扑结构特点,利用距离矩阵定义了分子拓扑指数WN和位置拓扑指数SG,计算了10余种硫醇分子的拓扑指数WN和SG,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硫醇的气态标准生成焓、气态标准生成自由能、气态标准生成熵、沸点、色谱保留值指数与拓扑指数WN和SG的QSPR模型,复线性相关系数依次为0.999 0,0.999 4,0.999 7,0.993 4,0.995 1,所建立的QSPR模型方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较好地揭示了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
干燥及焙烧温度对加氢裂化催化剂的影响
樊宏飞 孙晓艳 崔国旗 蔡天锡
2012, 43(1):  36-40. 
摘要 ( 157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浸渍法在不同干燥和焙烧温度下制备一系列WNi型加氢裂化催化剂,采用N2-物理吸附、NH3-TPD、XRD、TPR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用十二烷为模型化合物考察催化剂的加氢裂化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的比表面积略有降低,孔径变大,孔体积变化不大;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催化剂的酸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400 ℃时达到最大值,当焙烧温度提高到600 ℃时,金属组分在载体表面发生聚集;加氢裂化催化剂的活性随着焙烧温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焙烧温度为500 ℃处。说明适宜的焙烧温度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当催化剂经过高温焙烧时,会对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干燥温度由200 ℃降到120 ℃时,催化剂的孔体积和孔径提高,比表面积略有降低,酸量基本不变,催化活性提高。
催化剂
磷改性β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在苯与乙烯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晁会霞 张凤美 姚丽群
2012, 43(1):  41-44. 
摘要 ( 151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采用高温带压磷酸二氢铵溶液对β分子筛进行磷改性得到改性β分子筛催化剂,考察其在苯与乙烯高空速烷基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并对其结晶度、元素组成、酸量、酸类型及骨架结构等物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磷改性后,β分子筛催化剂的总酸量和B酸、L酸中心浓度均有明显提高,且磷元素的引入使改性β分子筛催化剂在31P MASNMR和27Al MASNMR表征谱图中,在化学位移为-30.908和41.392处均有一强吸收峰,证明β分子筛的骨架结构中有P(4Al)和Al(4P)四配位结构出现,稳定了骨架铝,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稳定性。当P2O5在催化剂中的质量分数为2%时,该催化剂在苯与乙烯高空速烷基化反应中的活性稳定性最佳。
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剂积炭分析与表征
崔瑞利 赵愉生 薛鹏 张春光
2012, 43(1):  45-48. 
摘要 ( 1372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利用扫描电镜(SEM)、程序升温氧化(TPO-MS)、CHO元素分析仪等手段,对固定床渣油加氢处理装置催化剂上的积炭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沿着物料方向,渣油加氢催化剂上的积炭量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积炭的H/C原子比逐渐降低,芳香性越来越强,氧化温度逐渐增高。积炭的生成和油品中的氮化物存在着一定关系,含氮原子的沥青质更容易吸附在催化剂酸性点上并形成焦炭。
环己烯水合反应HZSM-5催化剂失活和再生研究
王松林 汤瑛 王向宇 周俊
2012, 43(1):  49-53. 
摘要 ( 168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环己烯水合制备环己醇过程中HZSM-5催化剂的失活现象,通过FT-IR,XRD,ICP-AES和低温N2物理吸附等方法对失活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发现失活催化剂的分子筛骨架结构没有发生变化,极少的骨架脱铝并不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而形成的积炭有机物沉积在催化剂表面及堵塞孔道是导致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通过FT-IR,TG-DTG,GC-MS等方法对积炭有机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积炭有机物主要成分是二聚环己基醚及烯烃低聚物;失活催化剂经适当方法再生活化后,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可重复使用。
燃烧法制备γ-Al2O3粉体及其表征
郭琴 储刚 王亚娇 张辉
2012, 43(1):  54-57. 
摘要 ( 14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硝酸铝、甘氨酸为原料,采用燃烧合成法制备了γ-Al2O3粉体,利用XRD、SEM、TG-DTA等手段对所制备的γ-Al2O3粉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反应溶液pH值、硝酸铝与甘氨酸配比、煅烧温度对纳米γ-Al2O3粉体粒径和纯度的影响。确定了制备γ-Al2O3粉体的最佳工艺条件:硝酸铝与甘氨酸物质的量配比为3:5,pH值为2,煅烧温度为750 ℃。
LixK2-xTi2O5在净化柴油机尾气中炭黑颗粒的应用
殷光松 段林海 孟秀红 宋丽娟
2012, 43(1):  58-61. 
摘要 ( 143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TiO2、KNO3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固相法制备出 n(Li)/n(K)不同的LixK2-xTi2O5(x = 0.125,0.15,0.20)催化剂。利用XRD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并通过程序升温反应研究了其在不同条件下氧化炭黑颗粒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少量Li+掺杂的LixK2-xTi2O5结构与K2Ti2O5基本一致;Li0.15K1.85Ti2O5在上述LixK2-xTi2O5系列中催化活性最高,炭黑起燃温度210 ℃,峰值温度290 ℃,比传统贵金属(如Pt-ZSM5)、过渡金属(如Co,Ba,K/ZrO2)等催化剂性能有明显提高;催化剂和炭黑在紧密接触方式下比松散接触方式下的催化活性高。
油品与添加剂
CA砂浆用阴离子乳化沥青稳定性研究
赵品晖 范维玉 田翠芳 董爽
2012, 43(1):  62-67. 
摘要 ( 170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CA砂浆用阴离子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为依据,研究了乳化设备、乳化剂、助剂、沥青含量等对乳化沥青贮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乳化设备,乳化剂的用量,助剂的种类及用量,沥青的含量等均对乳液稳定性有着较大的影响;在乳化剂的用量为3.5%,缔合型增稠剂T的用量为0.4%,羧甲基纤维素钠的用量为0.06%,沥青含量为60%时,使用美国DALWORTH道维施型实验室改性沥青/乳化沥青组产设备生产的乳化沥青及其使用该乳化沥青制备的CA砂浆的性能均能满足铁道部《客运专线CRTSⅡ板式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
油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对润滑油生物降解及抗磨减摩性能的影响
梁恺 陈波水 张楠 方建华
2012, 43(1):  68-71. 
摘要 ( 297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油酸、二乙醇胺和五氧化二磷为原料合成油酸二乙醇酰胺磷酸酯(简称OEAP),采用红外光谱对其主要官能团进行表征。考察了OEAP对HVI350矿物基础油生物降解性、抗磨减摩性和抗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OEAP作为添加剂可有效促进HVI350矿物润滑油生物降解,且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
分析与评定
近红外光谱用于原油快速评价的研究
褚小立 田松柏 许育鹏 王京
2012, 43(1):  72-77. 
摘要 ( 2024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275种原油建立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通过偏最小二乘方法建立快速测定原油主要性质的分析模型。利用原油近红外光谱指纹特征提出原油种类精确识别方法--移动相关系数法,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快速得到单种类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对于混兑原油,采用库光谱拟合方法,可从原油近红外光谱数据库中解析出一组参与混兑的"伪原油种类"及其混兑比例,结合原油评价数据库可得到该混兑原油的详细评价数据。
对叔丁基邻苯二酚的合成与反应过程表征
韩恒文 段庆华
2012, 43(1):  78-83. 
摘要 ( 2566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邻苯二酚和甲基叔丁基醚为原料、浓硫酸为催化剂合成对叔丁基邻苯二酚(4-TBC)。采用13C-NMR与气相色谱结合的方法分析表征4-TBC合成产物,采用13C-NMR方法实时监测4-TBC的反应过程,并对反应工艺条件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单纯采用气相色谱方法分析表征产物时,过程复杂且对杂峰无法判定,而采用13C-NMR方法可以确定分子结构中不同碳位的化学位移、推测反应碳位与机理,并能更清晰判定产物中组分的组成。在邻苯二酚与MTBE物质的量比为1.1、硫酸用量为邻苯二酚质量的6%、反应温度为(120±2)℃、MTBE 滴加时间为2.0~2.5 h的条件下,MTBE滴加完成后1.5 h时反应混合物中4-TBC质量分数为84.3%,3,5-DTBC质量分数为1.6%。
设备及防腐
聚苯胺-Mn3O4复合物的制备及其防腐性能研究
郭磊 雷良才 李海英 韩向艳
2012, 43(1):  84-88. 
摘要 ( 13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Mn3O4纳米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为原料,以过硫酸铵为氧化剂,用化学氧化法合成聚苯胺(PANI)与Mn3O4的复合物(PMC),并经氨水去杂得到本征态的PMC。用XRD、IR对产物进行表征。将涂有含PANI和PMC漆的钢试样浸泡于3.5% NaCl溶液和1.0 mol/L 盐酸溶液中,通过漆膜的开路电位和塔菲尔曲线来评价漆膜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Mn3O4纳米粒子与PANI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Mn3O4对PMC中PANI分子链的结晶产生影响;含PMC漆膜试样的抗腐蚀能力比含PANI漆膜试样的强,腐蚀电流最小,而清漆试样的腐蚀电流最大。
无机富锌涂层的防腐蚀应用研究
高楠 张凤华 赵杉林 李飞
2012, 43(1):  89-93. 
摘要 ( 155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别用刷涂和喷涂的方法制备了一系列锌粉含量不同的无机富锌防腐涂层试样,考察其在油田水系统、pH值为4的酸性油田水系统以及海水环境下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无机富锌涂层的耐酸性较差,无机树脂与锌粉质量比为1︰2.6的喷涂试样的耐腐蚀性能最好。通过对试样的宏观腐蚀形貌及腐蚀产物XRD谱图进行分析,得到腐蚀产物的物相及结构,主要腐蚀产物为Zn5(OH)8Cl2·H2O,在高氯浓度下,不溶物Zn5(OH)8Cl2·H2O对锌的腐蚀起到阻碍作用,同时锌粉的溶解牺牲对钢铁起到阴极保护作用。
控制与优化
基于流程模拟的催化裂化吸收稳定系统分析与操作优化
雷杨 张冰剑 魏志强 陈清林
2012, 43(1):  94-100. 
摘要 ( 174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典型的吸收稳定四塔流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流程模拟软件PRO/Ⅱ模拟计算结果与装置标定数据的对比分析,确定模拟过程的热力学方法为SRK以及参数规定。在确定吸收稳定系统干气、液化气和稳定汽油等产品质量的条件下,对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其对系统能耗和吸收效果的影响,指出系统优化的操作参数为:补充吸收剂流量29 t/h,系统操作压力1.4 MPa,稳定塔进料位置和温度分别为第12块理论板和138 ℃,解吸塔热冷进料比例为7:3。模拟计算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操作参数,可使系统冷热负荷分别降低约4%和5%。
综述
重整混合芳烃中烯烃的脱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臧高山 马爱增
2012, 43(1):  101-106. 
摘要 ( 173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重整芳烃中烯烃的脱除工艺及催化剂的发展趋势和现状,概况了国内外重整芳烃中烯烃的脱除技术进展和催化剂的研究开发情况,提出了我国发展重整芳烃中脱烯烃工艺和催化剂的研究思路,开发能够替代工业白土、具有较高活性和稳定性、能多次再生的催化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