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45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4-04-12
特约综述
煤气化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进展
戴厚良 何祚云
2014, 45(4):  1-7. 
摘要 ( 940 )   PDF (994KB) ( 157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煤气化技术是新型煤化工的基础和关键,煤气化技术的选择应用对煤化工项目综合能效和运行稳定性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已工业化应用的各种气流床和固定床气化技术特点及适用性分析,提出未来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煤气化技术选择应用的建议。
基础研究
Y分子筛焙烧脱铝影响因素的考察
高秀枝 刘冬云 徐广通 龙军
2014, 45(4):  8-13. 
摘要 ( 97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制备了一系列NH4NaY分子筛,采用小角度27AlMAS NMR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Na+含量以及空气湿度对焙烧脱铝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气中焙烧NH4NaY分子筛时,焙烧温度会影响脱铝后形成的非骨架铝的总量及非骨架铝物种的组成,焙烧温度较高时,Na+含量对形成的非骨架铝的量和非骨架铝物种的组成都有影响,焙烧温度较低时,Na+含量仅会影响非骨架铝的量;焙烧时间对脱铝程度的影响与焙烧温度及Na+含量有关,焙烧温度低,焙烧时间对脱铝程度没有影响,焙烧温度高,则焙烧时间对脱铝程度的影响随Na+含量的升高而降低;空气湿度对脱铝程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钙对劣质重油接触裂化接触剂性能的影响
朱元宝 王子军 朱玉霞 汪燮卿
2014, 45(4):  14-18. 
摘要 ( 789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选用劣质重油裂化接触剂,采用BET,NH3-TPD,IR,SEM-EDX等手段对不同钙污染水平的接触剂进行表征分析,利用轻油微反装置测定不同钙污染量接触剂的微反活性指数,利用固定流化床评价装置对钙污染接触剂进行重油裂化性能评价。结果表明:接触剂经钙污染后其比表面积、孔体积有所下降,孔径分布变化不大,而总酸量、微反活性指数减少较多;环烷酸钙源污染钙可以进入到接触剂的体相中,且分布均匀;钙污染接触剂使塔河常压渣油裂化产物分布变化显著。
劣质重油浅度热裂化研究
黄新龙 刘淑芳 江莉 李和杰
2014, 45(4):  19-22. 
摘要 ( 71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静态试验装置上以4种重油为原料,在反应温度为T±20 ℃、反应时间为2~120 min的条件下,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减黏率和生成重油中甲苯不溶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种重油,在不同反应温度条件下,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减黏率存在最大值;对于不同性质的重油,在操作条件相同情况下,其减黏率有差异;当进一步提高操作条件的苛刻度后,劣质重油的减黏率呈现快速降低趋势,表明胶体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而提高反应温度和延长反应时间都对重油中甲苯不溶物的生成起着重要作用。
FCC沉降器内部空间压力分布的数值模拟
孙文英 刘晓欣 王仲霞 严超宇
2014, 45(4):  23-26. 
摘要 ( 89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1.40 Mt/a催化裂化装置沉降器内部空间的油气流动状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湍流模型是Reynolds应力输运模型,重点考察内部压力场的分布规律。沉降器计算几何模型是沉降器原型尺寸,包括内部的两级旋风分离器、内置提升管等。计算结果表明沉降器空间的压力按数值大小划分为三个区,一级旋风分离器(粗旋)和提升管反应器内的高压区,沉降器空间的中压区和二级旋风分离器(顶旋)内的低压区。其中提升管出口的压力最高,而顶旋料腿内部压力是整个沉降器压力的最低部分。沉降器内部的压力分布决定了各部分油气和蒸汽的流动路线、速度,以及料腿的料封问题。
废橡胶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王晓倩 陆江银 曹敏娜
2014, 45(4):  27-30. 
摘要 ( 1231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维他连接剂(TOR)、多聚磷酸(PPA)、硫化交联体系(硫磺、稳定剂及硫化促进剂)和原料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TOR和PPA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改性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改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在硫化体系中,硫磺及稳定剂的加入可改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且其加入量都有最佳值,促进剂的复合配伍有利于提高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基质沥青对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影响较大,基质沥青的芳香度高时,有利于胶粉在沥青中的溶胀,有助于体系中发生脱硫降解和交联反应,达到良好的改性效果。
高温水蒸气处理对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
李国印 俞杰
2014, 45(4):  31-35. 
摘要 ( 973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研究了水蒸气处理对氧化铝孔结构的影响,并运用XRD、氮吸附脱附仪、汞孔计和核磁共振谱仪等对氧化铝的晶相、比表面积、孔分布及Al原子的状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水蒸气处理能够使氧化铝微孔及中孔的最可几孔半径增大,大孔的最可几孔半径减小,从而制备出大孔体积、低堆密度、低比表面积的活性氧化铝。其主要原因在于:水蒸气的存在,有利于六配位铝原子发生迁移,改变了Al2O3粒子间的堆积方式,使晶粒长大,结构有序度增加。
催化剂
重质费-托合成油在不同分子筛催化剂上的裂化反应性能研究
樊文龙 谢朝钢 杨超
2014, 45(4):  36-40. 
摘要 ( 930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考察了活性组分分别为USY,Beta,ZRP分子筛的3种催化剂对重质费-托合成油裂化反应性能的影响,重点研究了不同分子筛催化剂对汽油产率及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USY催化剂作用下的汽油产率最高,汽油中异构烷烃质量分数高达39.87%;Beta和ZRP催化剂作用下的液化气产率分别高达52.44%和50.92%,且液化气中丙烯的浓度高。不同分子筛催化剂对重质费-托合成油催化裂化性能的差别在于其反应机理不同,重质费-托合成油在ZRP催化剂中主要发生单分子反应,而在USY催化剂中双分子反应很活跃;Beta催化剂中主要发生单分子反应,其双分子反应活性高于ZRP分子筛,但低于USY分子筛。
SKI-400H型二乙苯异构化催化剂的工艺特性研究
盖月庭 顾昊辉 赵斌 阮迟
2014, 45(4):  41-44. 
摘要 ( 76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小型固定床评价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烃摩尔比及空速对SKI-400H型二乙苯异构化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工业应用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整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反应温度或反应压力的提高及氢烃摩尔比或空速的降低,催化剂活性提高,选择性降低;逐步提高反应温度或逐步提高反应压力均可使催化剂活性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但提高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性明显降低,而提高反应压力对催化剂选择性影响较小。
V2O5负载量对VOx/MgAl2O4催化异丁烷脱氢制异丁烯的影响
孙楠楠 王国玮 韩东敏 李春义
2014, 45(4):  45-49. 
摘要 ( 1061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V2O5负载量VOx/MgAl2O4催化剂,考察了该系列催化剂在560 °C时的异丁烷脱氢反应性能。利用XRD、低温氮气吸脱附、FT-IR和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性质进行了表征,并分析了催化剂表面性质与其催化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V2O5负载量(w)低于5 %时,催化剂表面以还原性能好、单层分散的孤立态和聚合态钒氧物种为主;当V2O5负载量高于5 wt%时,催化剂表面开始形成还原性能较差的镁钒酸盐物种。异丁烷脱氢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当V2O5负载量(w)为5 %时,异丁烷脱氢性能最佳,异丁烷转化率和异丁烯收率可分别达到41.9 %和31.4 %。低价态钒氧物种为异丁烷脱氢反应的活性物种。
硫转移剂作为催化裂化脱硫捕钒双功能助剂的性能研究
王萍 张强 杨朝合 李春义
2014, 45(4):  50-55. 
摘要 ( 1177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富镁镁铝尖晶石型硫转移剂0.1Ce/MgAl1.8Fe0.2O4?MgO,重油微反评价结果表明,该硫转移剂具有良好的捕钒及保护FCC主催化剂的作用。对加入硫转移剂前后被钒污染的FCC催化剂的XRD谱图分析得知,硫转移剂能够减弱钒对FCC催化剂中分子筛的破坏程度,同时防止新物质莫来石的生成。V2O5与硫转移剂均匀混合物的差热测试结果表明, V2O5与硫转移剂中的MgO和CeO2相互作用生成了Mg3(VO4)2和Ce(VO4),从而将钒固定,验证了硫转移剂对FCC主催化剂保护的机理。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上评价了钒含量对硫转移剂脱硫-再生性能及物化性质的影响,当V2O5质量分数小于5%时,其脱硫效果稳定,再生性能良好,且晶相保存完好,但随着V2O5含量的增加,硫转移剂的比表面积降低。
加工工艺
催化热裂解石脑油两段加氢生产芳烃抽提原料技术的工业应用
吴小平 王兴军 王东松
2014, 45(4):  56-59. 
摘要 ( 84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针对催化热裂解(CPP)制乙烯装置生产的裂解石脑油含有大量的单烯烃、双烯烃、烯基芳烃、茚等不饱和烃以及硫、氮、氧等有机化合物,导致其性质很不稳定,易于缩合形成胶质的情况,在国内首次选用两段加氢工艺,对CPP石脑油进行加氢处理,生产出满足芳烃抽提装置要求的原料,并产出合格芳烃产品。工业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靠,各单元操作平稳,运行良好。
催化裂化装置烟气脱硫方案的技术经济性研究
朱大亮 郑志伟 谢恪谦 郝希仁
2014, 45(4):  60-63. 
摘要 ( 708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某炼油厂1.80 Mt/a两段提升管催化裂解多产丙烯装置为例,对催化裂化操作单元内采用硫转移剂方案与烟气湿法脱硫方案对再生烟气进行脱硫的技术经济性进行研究,从试剂、回收产品和碱渣处理费用,设备投资,操作费用,占地面积等方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目前环保要求条件下,催化裂化再生烟气中SOx浓度低于1 000 mg/m3(标准状态)时,采用硫转移剂方案比采用湿法脱硫方案更加经济;当烟气中SOx浓度更高时,可采用硫转移剂与湿法脱硫组合工艺或单独采用湿法脱硫工艺。
选择性加氢-萃取组合工艺制环保芳烃填充油
谷云格 杨基和 邱海辉 陈玉龙
2014, 45(4):  64-67. 
摘要 ( 874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FCC油浆抽提油为原料,采用选择加氢-萃取组合工艺制环保芳烃油。研究结果表明:选择性加氢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0 ℃、氢分压6.0 MPa、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进行选择性加氢反应,可将加氢原料油中多环芳烃(简称PCA)的质量分数由56.28%降低至17.22%,二次加氢后,PCA质量分数可降低至7.86%,液体收率高达94.10%。为进一步脱除PCA,在此基础上采用萃取工艺,在萃取温度50 ℃、剂油质量比2:1、复合溶剂(A:B)质量比1:1、萃取时间15 min的条件下进行萃取,二次加氢产品中PCA的质量分数降低至2.40%,萃取收率为85.30%,液体总收率为80.27%。产品质量得到改善,油品性质符合环保芳烃油的VIVATEC500指标要求。
柴油加氢装置扩能改造为石脑油加氢装置的生产实践
薛海锋 吴利军
2014, 45(4):  68-72. 
摘要 ( 102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介绍了中国石化镇海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柴油加氢装置扩能改造为处理焦化汽油、非芳石脑油的石脑油混合加氢装置后的运行情况、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运行结果表明:在高压分离器压力3.40 MPa、第一反应器温度222 ℃、第一反应器温度266~267 ℃、体积空速1.85 h-1的条件下,精制石脑油产品硫质量分数小于200 ?g/g,能满足乙烯装置石脑油原料的要求和大负荷生产的实际需求;装置总体改造效果较好,反应、分馏及脱硫系统均能保持平稳运行;对于影响装置平稳运行和产品质量的一些问题,经过装置消缺和操作调整后,基本得到解决。
高温缓蚀剂在常减压蒸馏装置高温部位的防腐应用
刘瑷琴 赵文锋
2014, 45(4):  73-76. 
摘要 ( 699 )   PDF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针对常减压蒸馏装置高温部位环烷酸腐蚀严重的问题,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在常减压蒸馏装置的5个高温部位试用CK356N2C型高温缓蚀剂,对加注缓蚀剂前后相关侧线氢通量和油中铁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常减压蒸馏装置在加注高温缓蚀剂后,各检测部位氢通量明显下降,降幅为67.34%~88.82%,减二线油和减三线油中铁质量分数分别由0.357 μg/g和0.417 μg/g降到0.073 μg/g和0.041 μg/g,说明加注高温缓蚀剂降低了腐蚀程度。
络合脱钙计剂用于原油脱钙工业侧线试验
刘江华 甄新平 牛文俊 艾立江
2014, 45(4):  77-81. 
摘要 ( 715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2.00 Mt/a II套蒸馏装置引出1.5 m3/h的试验原油,采用自行研发的络合脱钙剂,在自建的小型工业电脱盐试验装置进行脱钙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含钙量较低的原油,在注水率为6%、脱钙剂加剂量为60 μg/g时,通过结构通道混合器与管填料混合器的两级油剂混合作用,金属钙、镁、铁的脱除率分别为71.5%~78.2%,32.3%~45.5%,30.0%~38.2%,脱钙油含水量小于0.3%,脱钙后排水的各项指标达到工业水车间进水要求。
延迟焦化装置汽油终馏点调整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王航空 肖知俊 邢宇 闫晓荣
2014, 45(4):  82-84. 
摘要 ( 98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总结了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1.5 Mt/a延迟焦化装置汽油终馏点调整的实践经验。在焦化汽油终馏点调整到小于180 ℃的过程中,存在柴油系统超负荷、分馏塔塔顶循环回流泵抽空及塔盘结盐等问题,通过优化调整柴油系统流程、增加塔顶循环脱水罐及塔盘定期除盐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柴油系统的负荷,降低了柴油外送温度,解决了塔顶循环泵抽空及塔盘结盐的问题,使汽油终馏点调整无负面影响,满足了焦化汽油单独加氢作重整料的要求,优化了产品分布,保证了装置的安、稳、优运行。
油品与添加剂
减摩剂在柴油机油中的复配性能研究
熊云 杨律 刘晓 李易
2014, 45(4):  85-89. 
摘要 ( 893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有机钼添加剂A、有机钼添加剂B、磷酸酯及含氮硼酸酯在CF-4 15W-40柴油机油中的复配减摩抗磨作用进行考察,采用均匀设计方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运用多自变量对多因变量的偏最小二乘二次多项式回归方法,建立了温度以及添加剂加量等自变量与低、中、高载荷下的摩擦系数和磨斑直径等因变量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得到复配减摩的最优配方,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最优减摩配方为有机钼添加剂A、有机钼添加剂B和含氮硼酸酯在油品中的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0.779 9%,1.200 0%,0.662 9%,该配方能够有效降低摩擦,减小磨损,平均摩擦系数减小43.6%,磨斑直径减小达47.1%。
分析与评定
加氢处理光亮油中絮状物的组成分析
管翠诗 王玉章 丁洛 王子军
2014, 45(4):  90-92. 
摘要 ( 767 )   PDF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采用溶剂法分离并提纯了120BS加氢光亮油中的絮状物,测定了絮状物和脱絮状物光亮油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和模拟蒸馏曲线,采用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分析了絮状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含絮状物120BS加氢光亮油中絮状物的质量分数为0.05%,絮状物对光亮油的性质基本没有影响,但对其外观影响较大;与脱絮状物光亮油相比,絮状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同馏出温度时馏出量小;絮状物含有质量分数为20.2%的正构烷烃,其余组分为具有一定异构化程度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絮状物既含有凝点很高的高碳数正构烷烃、异构化程度较低的异构烷烃和环烷烃,又含有凝点略低、具有一定异构化程度的链烷烃和环烷烃。在宏观上,絮状物是微晶蜡和轻脱沥青油的蜡下油的混合物。